哪怕想要從羅睺道人身上獲取足夠的信息,玄源也沒有貿然行動,更多的還是靜靜的感知。
當然了,玄源的感知也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哪怕不小心被羅睺道人知曉,也不會當成什麼大事。
因為玄源清楚,在論道交流的同時,羅睺道人也同樣在感知玄源和青鸞的情況。
這幾乎是每次拜訪頂尖大神通者之時會經曆的流程。
和往常一樣,在結束交流之後,玄源和青鸞也就順勢提出告辭。
在離開了羅睺的道場一段距離之後,玄源提出要暫時落腳休息一段時間。
於是玄源和青鸞就找了個相對安靜的地方,布下隱匿大陣之後,開始休息。
說是休息,其實玄源就是想要回想一下自己在羅睺道人那裡拜訪和交流的經曆。
想要反複斟酌,看看其中有沒有什麼自己之前沒有發現的重點,或者是羅睺道人暴露出來的問題。
這個想法,玄源直接就和青鸞分享,讓青鸞也一起分析羅睺道人的情況。
畢竟早在最初之時,玄源就已經分析過羅睺道人在龍漢大劫決戰之時可能做的事情,以及羅睺道人修行的大道可能對下一次天地大劫的影響。
單單是這些理由,就足夠支撐玄源這次的慎重了,也就無所謂是否過多關心羅睺道人的情況。
細細回想之前在羅睺道人道場的每一個細節。
除了在論道的時候,羅睺道人分享了一部分關於欲望和情緒的信息之外,羅睺道人可以說是滴水不漏。
就連羅睺道人同玄源交流的洪荒世界的情報,都顯得很中規中矩,沒有任何覬覦的事情。
這樣的滴水不漏反而引起了玄源的注意。
因為在上一次的拜訪之中,玄源可是知道羅睺喜歡吐槽的特點。
雖然在這段時間的交流之中,羅睺道人還是時不時的吐槽一些洪荒世界的現狀和修士。
可相比起之前,已經沒有那麼犀利了。
所以說,這一次的交流,羅睺給玄源的印象和玄源之前對羅睺的印象有了很大的出入。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出入,原因恐怕隻有羅睺自己清楚了。
雖然玄源也說不上來什麼,可是單單憑借這點。
玄源就能夠在青鸞麵前,繼續加深她對羅睺的印象,提高她對羅睺的警惕。
這樣一來,在之後的天地大劫之中,哪怕玄源針對羅睺,青鸞也不會感覺奇怪了。
一切都是那樣循序漸進。
看來玄源的想法過於簡單了,想要同樣這樣的拜訪看出什麼端倪並沒有太大的可能。
畢竟突然拜訪,無論是什麼情況,同階的大神通者都會有所警惕。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得出什麼有效的信息。
好在玄源和青鸞一開始拜訪同階修士的機會,更多也不過是想要和他們論論交情罷了。
一回生二回熟,總是要踏出這一步的。
當然了,玄源和青鸞這一路也不算沒有收獲。
和同階修士論道的過程之中,玄源和青鸞都會獲得大大小小的收獲。
每次的收獲看似不起眼,可積少成多之下,玄源和青鸞在自身大道修行上的路也越走越通了。
畢竟是準聖大神通者的經驗,哪怕再小,都非同尋常。
至少玄源自身大道法則的基礎框架乃至於其餘的三千大道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這對於多年來沒有太大變動的玄源自身的大道法則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提升機會。
當然了,除了論道獲得的感悟之外,玄源同樣在論道的同時獲得了這些同階大神通者的狀態。
從一個人的狀態之中,同樣能夠分享出很多有意思的信息。
至少在羅睺道人的身上,玄源和青鸞分析之後。
決定羅睺道人對於現狀的得意的,他的修為也和玄源以及青鸞在伯仲之間,大概率也突破到了準聖第七重天。
至於具體的修為,玄源和青鸞並沒有能夠看穿,隻是知道羅睺的狀態是如此。
這其實也是青鸞那麼快就認同玄源說法的原因之一。
因為如果不是特殊情況,羅睺為何能夠這麼快速追上玄源和青鸞呢?
而在拜訪完羅睺之後,玄源和青鸞的這一路的旅程也基本告一段落了。
因為玄源和青鸞是從洪荒大陸的東北部,一路向南又向西,再向北,再向東。
現在的玄源和青鸞,已經來到了洪荒大陸的北部了。
這些年裡,洪荒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至少玄源之前認為的天地大劫結束之後的平靜期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洪荒世界之中,紅塵之氣的規模已經不小。
雖然還沒有達到遍布洪荒的層次,可已經不容小覷了。
玄源和青鸞都清楚,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去注意到這些紅塵之氣的存在。
隻不過他們未必能夠有玄源和青鸞看得那麼深遠,將它們和天地大劫聯係起來。
畢竟這紅塵之氣以往的洪荒世界並非沒有,隻要有生靈就會有紅塵之氣。
在以往的天地大劫之中,煞氣、凶氣等等負麵氣息,才是天地大劫的導火索,才是天地大劫的由來。
至於紅塵之氣,雖然也有,可在天地大劫之中毫不起眼。
甚至現在的紅塵之前覆蓋的範圍,大多數洪荒世界的普通生靈生活的區域。
在很多洪荒世界的中高層看來,洪荒世界普通生靈的生活和他們的關係不大,他們自然也就很容易將其忽略。
在分析完羅睺道人的情況之後,玄源和青鸞很快又繼續啟程遊曆了。
畢竟已經走到了現在,不走完未免有些可惜。
於是,玄源和青鸞又開始向東遊曆,慢慢回到了洪荒大陸的東北部。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玄源和青鸞在重點關注的情況下,也發現了洪荒大陸西北部的普通生靈的欲望和情緒確實比洪荒大陸北部的生靈更加強烈。
哪怕這種差彆十分細微。
可在都沒有逃過玄源和青鸞的眼睛。
畢竟時間是在不斷向前的,現在對比起來差彆小,就證明之前的差彆會更大。
而這個發現,也讓玄源和青鸞更加篤定羅睺道人必然有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