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為玄源補上了人性的一課。
而在經曆了這一課之後,不說對於玄源道心和意誌的幫助,單單對於玄源今後在判斷天地大勢之時都有一定的幫助。
玄源在這之前的天地大
勢的較量之中,雖然很積極主動,可總會讓暗中之人有機可乘。
這並非是玄源對於大局的判斷不行,而是對於人性的把握有所不足。
所以才導致他們經常在人性上對玄源做出反擊。
而在經曆了這一課之後,玄源對於人性的複雜有了更多的認識。
雖然不至於變成這樣的存在。
可這樣的手段,玄源依舊能夠自己想到很多,自然也就能夠做到有效的防範。
這樣的舉動,在玄源不清楚這些方麵的手段之前,確實難以應對。
因為人對於未知本身,就很難做到完美應對。
從這個角度來說,紅塵化劫之法對於玄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是超乎玄源自己想象的。
因為這極大的開拓了玄源的視野,哪怕這個視野並不符合玄源自身的理念和原則,可總歸能夠對玄源有所啟發,起到參考的作用。
所以,玄源沉浸於在紅塵化劫之法帶給玄源的信息洪流之中。
每時每刻都在提升,每時每刻都在進步。
哪怕這些提升和進步,是無法直接通過量化的方式體現的。
可它們終將融入到玄源的積累之中。
直到未來的某一天,成為了玄源的最佳工具。
……
玄源很希望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下去,自己能夠一直收獲下去。
可結果當然不可能如此。
幻化出來的分神在不斷的對玄源施加壓力之後,逐漸到達了一個頂峰。
而在頂峰之後,維持了一段時間就又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玄源幻化的生靈再不斷的減員。
因為洪荒世界畢竟是一個超凡的世界,西方大陸又是洪荒世界之中最為混亂的區域。
普通生靈在這片區域之中想要生存,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走上修行之路後則更是如此。
這其實也在玄源的預料之中。
和他們相比,玄源也就是擁有了一個更好的出身,生在一個更好的時代。
不然玄源未必能夠比他們好到哪裡去。
要知道,先天神魔的身份,在洪荒世界之中就已經是特殊存在了。
天生擁有大機緣、大氣運。
而這,就是洪荒世界普通生靈奮鬥一生都未必能夠獲得的東西。
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隕落的虛幻人物也越來越多。
當然了,與此同時,剩下的生靈他們也變得越來越強。
畢竟身處洪荒世界,大部分生靈在出世之後,經曆一段時間的懵懂,都會走上修行的道路。
雖然活得久未必就修為更高。
可在同樣的出身下,修為高的大多活得更久。
在踏上修行路之後,由於修為層次不高,他們還不會過多地關注大道、理念這方麵的存在。
更多的隻是法力的積攢、精神的升華、道體的磨煉。
不,他們的身體甚至不能夠稱之為道體,隻能說是打磨肉身。
不過隨著他們修為的不斷提升,肯定會開始接觸所謂的大道、所謂的理念。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開始思考“何為我?”。
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他們肯定會開始追溯自我的存在。
當然了,哪怕到了這個層次,由於他們距離玄源實在太過遙遠,修為相差太過懸殊,同樣未必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特殊性。
到了這時,玄源已經有所明悟。
知道自己這一次修行紅塵化劫之法的終點在哪裡了。
等到自己幻化的一元之數的生靈全部隕落,或者剩下的人走到自己麵前之後,就是這次修行結束之時。
而知道這次修行的終點之後,那距離道心圓滿還會遠嗎?
而道心圓滿之後,玄源或許就能夠感應到屬於自己的,那冥冥之中的證道契機了吧。
想到這,玄源心生無限期待。
儘管玄源有些急於見到這最後一幕,不過對於混元之道的貪欲早已無法影響到玄源本身的行動和判斷。
所以,玄源並沒有因此而對這些虛幻的生靈施加影響,讓他們快速尋找到自己。
而是依然按照之前的節奏,靜靜的等待他們的發展。
至於這個時間需要多久,玄源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玄源知道,在時機合適的時候,這些虛幻生靈一定會走上尋找自己的道路。
這其實也是生命的本能之一。
至於這些虛幻生靈會不會因為修行到高深的層次之後,脫離玄源的控製。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按照玄源給這些虛幻人物安排的出身來看,在未來的時光裡,他們能否修行到金仙層次都是未知數。
或者說大概率是修行不到金仙層次的。
修行四要素,財侶法地,雖然很現實,可確實是修行的根本。
而這些,他們都沒有。
當然了,風起於微末之際。
玄源不會否認總有豪傑起於微末之中,最終卻能夠屹立一界之顛。
可這個世界是洪荒世界,這個世界的巔峰的混元之境。
當然了,這個巔峰是短期內玄源理解的巔峰,至於未來就說不準了。
這些幻化的生靈的本源之中,缺少了那一部分能夠讓他們真正走上修行之路的東西。
這也是玄源在創造他們之期就計劃好的。
金仙之境就是他們的極限。
或者說他們的極限就是金仙之下圓滿。
而能夠突破金仙之境,是玄源給他們留下的一個考驗,或者說留下的一分希望。
玄源即希望他們能夠打破這個考驗,又不希望他們能夠超出自己的控製。
這樣的矛盾心理出現在玄源的心中並不奇怪。
因為玄源清楚,萬事萬物都有一線生機,自然也就會網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