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第三次講道,鴻蒙紫氣與分寶(100月票加更)(1 / 2)

630shu ,最快更新我的洪荒太過艱難最新章節!

不提帝俊內心之中的糾結,以及他對鯤鵬的看法。

可在他搞清楚北海之中,鯤鵬是否有其他的依仗之前,他肯定不會冒然動手。

帝俊之前經得起一場失敗。

可是在妖庭成立之後,他就未必能夠經受得起了。

越是到了關鍵之時,他就越無法承擔失敗帶來的風險。

更彆提上一次在東海之時,那背後出手之人就已經說過了上一次是小懲大誡。

如果再有一次的話,相比對方未必會讓他們全身而退。

甚至因為之前霧龍的出手是隻是試探性的出手,並沒有出麵。

所以帝俊和太一哪怕覺得自己的實力又有了巨大的提升,都不敢保證他們能夠在之前東海出手之人的手中占到便宜。

因為他們確實不知曉對方的實力到底處於那個層次。

這也讓帝俊不得不壓下自己對於鯤鵬的許多想法,避免節外生枝。

畢竟天庭之主的權責以及巫族的存在,就已經給他不小的壓力了。

在這種時候,他當然不會想要去再招惹一個未知的敵人。

還是一個從遠古之時就存在的勢力。

特彆是這個勢力正處於隱世狀態。

……

洪荒世界的發展從來都不以修士的個人意誌為轉移。

時間也不會為了任何人而留下腳步。

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玄源和鴻鈞的第三次講道時間也逐漸逼近。

這一次講道,玄源並沒有再叫青鸞。

因為玄源後麵會涉及到一點混元之道,這不是現在這個階段的青鸞能夠聽的東西。

和之前一樣,玄源來到了混沌之中,等待一眾修士的到來。

而這一次前來聽道的修士和之前相比,同樣又有了不小的變化。

其中有一部分新麵孔出現,自然也有一部分修士不見了。

這些不見蹤跡的修士的結果其實也很明顯,如果不是隕無法前來的話,他們肯定不會錯過這一次的講道。

而無法前來的原因無非是隕落、或是失去行動力。

這兩者無論是哪一種,恐怕都不是什麼好的結果。

不過對於這些聽眾的變化,玄源自然無所謂。

也沒有任何關心。

在約定時間到達之後,玄源自然的出現在了大殿的主座之上,並且直接開始講道。

這一次的講道,從一開始,玄源就十分的緩慢。

因為講到了現在這個層次,台下的聽眾雖多,可已經不是所有的修士都能夠聽懂了。

特彆是第一次前來聽道的大羅之境的存在,從一開始就覺得是在聽天書一樣。

隻能夠從玄源講道之中,偶爾聽懂那麼一言半語。

儘管聽懂的並不多,可是每次聽懂的部分,都能夠令他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也就越發的專注於玄源的講道。

當然,這其中並不包括許多第一次前來聽道的巫族成員。

第一次講道之時玄源講述的是精氣神三位一體修行體係。

第二次講道之時玄源講述的包含了各種大道法則以及他們的應用。

這一些東西對於巫族來說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可到了第三次講道,玄源所講的從一開始就是準聖中後期的修行。

關於這一部分,他們既不能向十二祖巫一樣印證自身所學,也不能夠領悟半分。

所以,他們在這場聽道之中就顯得格格不入。

也就是玄源一直在不斷轉換的混沌靈氣對於他們來說還有一定的幫助,不然他們在這裡就和坐牢差不多。

而表現在外的,就是一眾修士整專注於玄源的講道,而他們卻在專心的煉化混沌靈氣。

玄源不僅不在意,反而刻意的往他們的方向多送一下混沌靈氣。

隻要能夠有所收獲,什麼樣的收獲都一樣。

玄源並不強求。

……

玄源的講道節奏一直在逐步的放緩。

可現場的修士卻比起上一次聽道更早的進入到迷茫期。

一半以上的修士早早就進入到了完全聽不懂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就隻能夠像巫族的大巫們一樣,在記憶玄源的講話的同時,吸收混沌靈氣。

其實講到了現在這個階段,玄源的講道之中,已經沒有太過具體的東西了。

更多的還是他對於準聖中後期的一些個人感悟。

可即便如此,這些內容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聽的,也不是誰都能夠聽得懂的。

不僅如此,隨著玄源的不斷深入,被自然篩選掉的修士也越來越多。

漸漸的,就連一些準聖修士也都完全聽不懂玄源的講道。

這些修士和之前的修士不同,已經算得上是這個時代之中的佼佼者了。

所以,對於無法聽懂玄源之後的講道,他們比誰都更加難受。

因為他們明白他們積極失去的是什麼樣的機會,也明白這樣的機會在他們的一生之中都未必會再有。

這就導致了個彆準聖大神通者在這種情況下情緒徹底失控。

放聲大哭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兩眼無神、精神不振者有之……

不過在場的其他修士並沒有因此而小看這些情緒失控的修士。

因為從這些修士的情緒失控中,他們越發的明白自己失去了什麼。

自己連他們都不如,又哪裡有資格笑話他們。

不過玄源的講道聲音和道韻足夠吸引人。

這些無法繼續聽道的修士所造成的任何波動,都不會影響到正在聽道的人的。

除了玄源的控製之外,也有聽不懂講道的修士他們的座位都在後麵的緣故。

從一開始,玄源設定之時,就已經決定了聽得越多,明白得越多的修士的座位會越靠前。

並在這種靠前是動態的。

就像是巫族的十二祖巫除了後土之外,其餘的十一位祖巫他們的位置的變動最為明顯。

在他們聽得懂之時,他們的位置就在前方,聽不懂之時甚至會在最靠後麵的位置。

當然了,這種座位的排布,正在聽道的眾人如果不注意的話是不會有感覺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