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在這種監督方式的基礎上,天帝和關葉還需要時不時的關注被分流下發的各種任務。這樣一來,他們才能夠牢牢的把控住天庭的方向。
雖然說以天帝和帝俊的修為來說,大概率不會有人敢陽奉陰違,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
可在小事上,說不定就會被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這樣的小事,就如同無數個漏洞一樣,早晚會反噬天庭。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這樣的道理天帝和帝俊當然不會不含糊。
所以,在吸納修士進入到天庭任職之前,天帝和帝俊就需要定下各種各樣的規章製度。這些製度既是用來約束洪荒世界眾生的,也是在約束天庭各位神職人員。
除了利用天條用來約束洪荒世界眾生之外,關葉和關葉還需要設立各種各樣的神職。這需要天帝和帝俊設立各種不同的部門,每個部分設立各種不同的神位。
這同樣需要天帝和關葉係統的研究
而在招攬相關人員之時,也需要天帝和帝俊下很大的功夫。
因為不同的修士適合不同的神位
比如說檢察的人員必然要擁有檢察的神通。
戰鬥人員必然要擁有超越同階修士的戰力。
各類星君必然用能夠調用想要星辰的能力。
這樣一來在配合上神位本身能夠帶給他們的能力,他們才能夠做到更好,更好的履行他們的權責
當然,慎重找一位修士讓他坐上某個位置,他也能夠憑借這個位置本身的能量辦事。
可是這樣一來不僅僅是他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適應這個能力,就算學會了他也未必能夠百分百的發揮出這個位置應該有的能量。
人選擇神位,神位同樣也會選擇人。
隻有讓適合的人坐上適合的位置,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他們應該有的力量。
而這,同樣是一門大學問,也是一門苦差事。
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篩選和考驗,很難找出合適的人選。
對於這個過程,天帝和帝俊也不會有絲毫的仔細,因為一旦讓不適合的人坐上某個位置,那對於洪荒世界的人來說將會是一個災難。
因為神位哪怕再小,影響的也會是無數的洪荒世界生靈。
至於原本天庭的四禦或者六禦,關葉和帝俊肯定不會讓他們存在。
因為他們沒有必要讓其他的人員來分他們的神權。
更何況,當前的洪荒世界,不說和他們平起平坐,就算是低他們半格的修士都沒有幾個。幾位聖人和後土顯然算是有數的幾位。
可是聖人同神位乃是不同的體係,他們也不可能真身到天庭當值。
至於分身,顯然沒有辦法做到和天帝以及關葉相提並論。
所以說,天帝和帝俊坐上天帝天後之位後,並不是開始,而是結束。
關於天庭的事務,他們隻是在起步階段,甚至還沒有結束前進。
可想而知,未來的無儘歲月,天帝和帝俊都要在天庭之中辦事。
可以說,天庭草創,千頭萬緒,都需要天帝和帝俊一一處理。
關葉和帝俊經過商量之後,決定先從洪荒世界的各種規則上入手。
也就是之前玄源在洪荒世界之中頒布的各種條令。
這些條令之中,有些是關葉和關葉讚同並決定繼續維持的,有些是關葉和帝俊排斥的。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天帝和帝俊自己想要頒布的。
這都需要天帝和帝俊不斷的摸索。
在一結束,關葉和帝俊就找到了一個他們覺得最迫切,也是爭議最小的規則。
那就是洪荒世界時間的劃分。
在這方麵上,包括關葉頒布的條令在內的時間劃分,洪荒世界之中也有不少。
可是並沒有成規模,成係統。
關於這個方麵,天帝和關葉並不是全部推翻重來,而是在各種信息之中,重新終結歸納出新的係統
首先,日出日落、日月交替肯定是要存在的。
關葉和關葉也把日月交替看成是一天。
可是這一天的時間就需要關葉和帝俊將其固定了。
想到這,關葉從自己的識海之中取出了日晷儀。
這一件他早就得到的寶物,在收取之後就一直靜靜的待在玄源的識海
這麼多年下來,它除了從光陰刀身上獲取了一部分收獲之外,基本沒有太大的提升。而現在,就是他派上用場之時。
有了日晷儀的存在,就可以把日出日落的時間和速度定下來。
而這,對於日晷儀來說,也是到它發揮作用的時候。
估計再過不久,日晷儀就不僅僅是一件法寶了,它將會是神道珍寶,功德法寶。
甚至可以憑借逆反先天,成就先天功德靈寶也不一定。
當然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隻有不斷的積累才有可能做到。
既然有了天的概念,那相應的時間體係在天帝和青鸞的設計之下也結束逐步完善。
時辰、月份、年份.....
一個完整的時間體係就這樣被天帝和帝俊設計出來。
他們並沒有什麼創新,不過是給這些時間單位一個尺度罷了。
就好像斤這個單位,在不同的時代的重量是不同的,可它們都冠以“斤”的名號。
或許可以說,天帝和青鸞的動作,並非是創造時間體係,而是統一時間體係的度量衡。至於說如何控製日升日落、日月交替
其實妖族在一結束之時,確實是讓不同的修士掌控,可等到了一段時間之後,日、月,乃至於洪荒世界的其他星辰,都已經結束按照某種規律行動了。
這樣一來,驅使日月的,就變成了規則,而不是修士。
這也是為什麼玄源在將他僅剩的兒子送往媧皇宮之後,日月仍舊在不斷的交替之中。而眼下,哪怕妖族沒落了,日月仍然在按照之前的規律行動。
更何況,有了天帝的稱號之後,包括天庭在內的星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關葉和青鸞的掌控。
他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號令洪荒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