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隻要有修士大規模的破壞洪荒世界,天地圖就能夠第一時間預警,天庭自然也就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相應想信息。
這個動作看似達成了玄源和青鸞監控洪荒世界的目的。
其實不然。
因為洪荒世界之中的普通波動並不會引發天地圖的預警,也不是所有的大動作都是以大規模破壞洪荒世界的山川水勢的形式出現的。
有些動作,看似沒有改變洪荒世界的山川水勢,可是卻同樣對洪荒世界造成大規模的破壞。
比方說,抽取整個山脈的生機。
這樣的動作在短時間內並不會造成洪荒世界山川水勢的變化,隻有等到一段時間之後,整個山脈凋零之後,通過對比才會有所反應。
因為這樣的變化是細微的,是緩慢的。
在天地圖看來,和洪荒世界的自然演變沒有什麼區彆。
因為哪怕沒有修士動手,洪荒世界的無數山脈都可能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滄海桑田,不外如是。
更何況,玄源和青鸞對於完美天地領域神通的期待也並不僅僅是監控會對洪荒世界造成大規模破壞的行動。
他們的想法更加激進,至於說最終目的,反而無法公之於眾,甚至無法在洪荒世界之中吐露半句。
在想到更好的方式之前,玄源也隻能夠讓天地圖在天庭之中起到地圖和示警的作用。
當然,這並不需要玄源把天地圖永遠放在天庭的哪個角落。
隻需要讓天地圖在天庭的某個位置留下一個投影。
通過投影,天庭之中的相應神職人員就可以掌握相關的信息。
在想到這一點之後,玄源也就順勢在淩霄寶殿門前的廣場一側,留下了天地圖的投影。
並且通知相應的部門監聽天地圖的變化。
通過這樣的方式,天地圖之上的天庭的氣息也會慢慢變得濃鬱。
至於說這個時間需要多久,就無人知曉了。
除了這個方向之外,對於天地圖的運用,玄源其實還有其他的思路。
天庭之中有天神的存在,洪荒大地上自然也需要有相應的地祇。
這些地祇,也就是洪荒大地上的土地神、社稷神、山嶽、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
目前的洪荒世界之中,不同的山川水勢確實存在著相應的管理者。
可他們並沒有一個公開的名號,也公開的管理權。
哪怕他們在這些區域行使的就是接近地祇的權責。
天庭如記錄了整個洪荒世界的山川水勢,那是否可以通過它來聯係洪荒世界的眾多地祇?
雖然這個想法有些異想天開,不過確實的可行的。
洪荒世界之中擁有無數的山川水勢,如果所有的地方都要敕封地祇的話,那這個數量定然遠超天庭眾神的數量。
不過相應的,地祇的敕封比起天神來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大的地祇或許能夠擁有無窮的偉力。
可小的地祇所管理的區域不過是寸土之地,又能夠具備多少能量?
地祇的這套體係,是玄源和青鸞僅僅停留在計劃層麵的存在。
眼下的天庭,就連眾神也都才剛剛敕封,又哪裡有餘力去敕封那麼多的地祇。
這一切,都需要等到天庭的眾神走上正軌之後,才有可能有餘力去做這一點。
或許到了那時,天地圖可以作為溝通地祇的媒介,管理洪荒世界的眾多地祇。
到了那時,或許不知地祇,就連地府之中的眾多鬼差鬼神,玄源和青鸞都可以一並敕封。
如果玄源和青鸞真的可以將天庭的天神、洪荒大陸的地祇、地府的鬼神都納入到他們的掌控之中,那洪荒世界的就完全由玄源和青鸞說了算。
雖然沒有通過爭霸等等方式稱霸洪荒,可玄源和青鸞也能夠成為洪荒世界另類的主宰,洪荒世界真正的至尊。
當然,這一起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洪荒世界在玄源和青鸞的帶領下,能夠不斷的發展。
隻有洪荒世界發展了,玄源和青鸞的這天帝天後之職才算是履行了他們的職責。
不然,一個衰弱的洪荒世界,哪怕儘在玄源和青鸞的掌控之中,對於他們來說又有何用處呢?
要知道,如果隻是普通的大千世界,玄源和青鸞要多少就能夠創造多少,又何必要掌握洪荒世界的主動權。
……
經過不斷的談論之後,玄源和青鸞在計劃之時,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需要不斷的等待。
而這些等待,無一不是因為天庭的發展。
在天庭發展的初期,玄源和青鸞無論想要做什麼動作,都會受限於天庭的現狀。
就連玄源和青鸞想要做一些自己的事情,都會因為天庭的存在而被迫放棄。
從這個角度來說,坐上了天帝天後之位後,玄源和青鸞同樣也放棄了很多的自由。
雖然不至於和鴻鈞一樣,合道之後被困在洪荒世界本源之地,難以自由出手。
他們至少還能夠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
可惜的,天帝和天後的職責的束縛,讓他們隻能夠放棄自由。
這樣看來,玄源和青鸞的天帝天後之路,看似比鴻鈞的選擇更好。
可也不過是殊途同歸罷了。
玄源和青鸞需要勞心勞力的發展天庭。
而鴻鈞隻需要在洪荒世界的本源之地中靜靜悟道就行。
除了在必要的時候需要為洪荒世界天道提供能量,他的大部分時間和經曆都能夠放在自己的修行身上。
對於鴻鈞來說,合道不過是一次長時間的閉關罷了。
而對於修士來說,隻要能夠有收獲,閉關時間再長又如何?
如果說玄源和青鸞的動作和鴻鈞有什麼區彆的話。
那就是玄源和青鸞能夠借助鴻鈞合道的這段時間,把握住洪荒世界發展的掌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