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意在泛三族聯盟?羅睺的另類戰書!(2 / 2)

魔族難道真的會為了得到泛三族聯盟的控製區域,和泛三族聯盟起怎麼衝突?

要知道,彆看泛三族聯盟不顯山漏水,可他們的力量在洪荒世界之中並不算弱。

如果真的發生全麵戰爭,哪怕是人族也無法在麵對泛三族聯盟的時候討到什麼好處。

這還是不算泛三族聯盟之中的準聖層次的力量。

如果算是準聖層次的力量,洪荒世界沒有那個勢力能夠和泛三族聯盟相媲美。

不說其他,泛三族之中那些老牌的準聖大神通者,就不是一般勢力能夠處理的。

就好比玄龜。

玄源相信,如果他選擇防守的話,整個洪荒世界之中,聖人一下的修士再怎麼做都無法擊穿他的防禦。

……

在玄源和青鸞以及泛三族聯盟眾多修士的注視下,魔族還是沒有直接進入到泛三族聯盟的勢力範圍之中。

隻是在勢力範圍的邊界保持了一定兵力的投入。

或許眼下的魔族也在猶豫,是否要繼續向泛三族聯盟的區域擴張。

這恐怕要等到羅睺做出最後的決斷才行。

事情發展到了眼下這個階段,玄源和青鸞清楚,這或許是羅睺在做給他們看。

隻是不知道,羅睺這樣的做的目的是什麼?

是在向玄源和青鸞示威?

這不像是他的做法。

不過玄源和青鸞都明白,不管羅睺的目的是什麼,他確實成功利用這件事情牽扯了玄源和青鸞的一部分注意力。

在未來的天地大劫**之時,玄源和青鸞需要一直留一份心在泛三族聯盟的身上。

防止魔族的突然襲擊,讓泛三族聯盟蒙受傷害。

畢竟對於玄源和青鸞來說,泛三族聯盟的存在還是有足夠的情感寄托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羅睺確實不愧為魔祖。

至少在底線這塊,確實沒有什麼底線。

他將泛三族聯盟當成玄源和青鸞的軟肋,確實是之前的玄源和青鸞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或許這就是羅睺的一種無聲的宣告吧。

如果玄源和青鸞有什麼過火的手段,他確實未必會選擇大規模的破壞洪荒世界。

可如果僅僅是傷害泛三族聯盟,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

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身為防守方,玄源和青鸞可以成功無數次。

可隻要失敗一次,結果就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而羅睺隻需要出成功一次,就可以達到他的目的。

所以說,在混元層次的修士看來,混元之下再龐大的勢力或許都隻是一種拖累。

因為混元之境的修士隻要不要臉麵,揮手之間就可以讓這些存在灰飛煙滅。

玄源和青鸞不由得相視一眼,苦笑不以。

碰到羅睺這樣不講武德的存在,他們還真的有些無所適從。

總不能真的和羅睺魚死網破吧?

羅睺可以放下一切惡,不代表玄源和青鸞可以做到。

再經曆了這件事情之後,玄源和青鸞對於實力的提升越發的迫切。

可以說,羅睺就是羅睺。

總是能夠抓住他眼中的敵人的弱點。

玄源有些發狠的說道:“看來有些事情是要提上日程了,對於地祇大陣進一步的開發也可以開始嘗試了。”

青鸞愣了愣神,不過很快就明白了玄源的想法。

既然羅睺有可能會在泛三族聯盟身上做文章。

那玄源嗬嗬青鸞當然也需要找到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辦法。

而這個辦法,除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實力,沒有其他的捷徑可以走。

在地祇大陣上的有些嘗試,玄源和青鸞原本打算等到這次天地大劫結束,或者是時機合適之時再考慮。

可眼下的洪荒世界,顯然無法什麼事情都如玄源和青鸞的意。

他們也不得不被迫改變他們的計劃。

說實話,也就隻有羅睺這樣的真正的混元之境才能夠給他們這樣的壓力。

在之前和六位聖人的博弈之中,玄源和青鸞是多年的輕鬆寫意。

不過這樣的節奏對於玄源和青鸞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讓他們久違的感受到了博弈的樂趣,感受到了爭鬥的樂趣。

這是他們已經多年沒有過的遭遇。

羅睺隻用了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激起了玄源和青鸞的戰意。

這也算是玄源和青鸞對於羅睺這樣一位混元之境的尊重了。

或許在和羅睺博弈的過程之中,玄源和青鸞還能夠收獲到他們意料之外的驚喜。

玄源和青鸞對於接下來的博弈,瞬間充滿了期待。

從現在開始,他們才算是真正的把目光投入到天地大劫之中。

儘可能的專注。

而不是像之前一樣,隻是在天庭之中偶爾動一動。

或許,這也是羅睺的一個目的。

他希望的是一場真正的競爭。

而不是他下場之後,玄源和青鸞仍然保持著之前的模樣。

這樣的戰爭,對於羅睺來說沒有任何期待。

他渴望同玄源以及青鸞進行一場真正的混元之爭。

玄源和青鸞在最初的不解之後,很快就猜測到了羅睺的想法。

對此,玄源和青鸞的想法當然是應戰。

既然羅睺有這樣的想法和雅興,他們當然可以選擇奉陪到底。

隻是希望到了那個時候,羅睺不會因為他這一次的舉動激起了玄源和青鸞的戰鬥欲而感到後悔。

以玄源和青鸞對於羅睺的了解來說,他應該不會。

畢竟羅睺乃是玄源和青鸞出世至今,見識過的,最為純粹的修行者。

他才是真正做到了舍道之外,再無他物。

真正的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大道放在第一位。

對於這樣一位存在,玄源和青鸞雖然不認同羅睺。

可他們都尊重羅睺的選擇。

因為羅睺的存在,其實是眾多修士想要做卻做不到的一種生活。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修士,因為這些外界的乾擾而無法更進一步。

或許在最終失敗之時,他們也曾相想過,自己如果像羅睺一樣利己,說不定早就證道混元了。

這當然是一種謬論。

不過卻從來都不缺乏市場。

不說彆人,玄源在證道混元之前,不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想法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