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傳下命令之時又特意強調過了。
不僅如此,玄源和青鸞還在這些泛三族聯盟的修士身上留下了部分關注。
避免羅t暗中出手,讓這些泛三族聯盟的準聖之境被迷惑,在洪荒世界之中大肆出手。
這樣一來,才是真正的中了羅t的圈套。
泛三族聯盟的一眾修士剛剛集結不久,正準備動手之時。
人族已經在魔族的攻擊下節節敗退了。
甚至人族之中的一部分大羅修士也在這場戰爭的氛圍之中,被度化成魔修。
可以說,魔族和人族的戰爭已經基本分出了勝負。
魔族的力量也因為人族大羅的加入而更加膨脹,甚至還要強於剛剛開戰之時。
可以說,眼下的魔族才是真正的到達了巔峰。
在這個時候,泛三族聯盟也沒有什麼觀望的餘地了。
在大軍集結之後,就打算正式參戰。
正在這個關頭,魔族大軍的上空,突然出現了一道裂縫。
又有一大批魔族修士從裂縫之中走出來,彙聚到了魔族的隊伍之中。
玄源和青鸞明白,這恐怕是魔族在魔界之中最後的力量了。
看來羅t還是不甘心失敗,打算將魔族的全部壓上,做最後的掙紮。
這些魔族大軍的空降,一下子就讓泛三族聯盟的大軍想要趁著魔族和人族分散開來的時候打出優勢的想法破滅了。
不過無論如何,戰爭已經開啟,就沒有挽回的餘地。
所以,在魔族大軍仍然在從空間裂縫之中進入洪荒世界的時候,泛三族聯盟直接選擇了進攻。
半渡而擊之。
隻要能夠搶到先手,那泛三族聯盟也就無所謂什麼其他的事情。
跟魔族,並不需要講道義。
因為從某個程度來說,魔族的出現就是為了搶奪洪荒世界眾生的修行空間,搶奪他們的修行機緣。
雙方從本質上來看,就已經是死敵。
沒有商量和妥協的餘地。
這同樣也是泛三族聯盟會出手的原因之一。
魔族的存在,對於洪荒世界的所有勢力來說都是一種威脅。
畢竟從洪荒世界的生靈來看,他們隻要知道魔族的存在會侵蝕他們的生存空間,破壞他們的修行。
至於說魔族對於洪荒世界的意義,那不是他們該考慮的事情。
在這件事情上,玄源和青鸞也沒有讓泛三族聯盟的修士理解的意思。
處在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情,這是大部分修士的真實寫照。
因為玄源和青鸞同樣明白,泛三族聯盟之中在未來的時光裡,同樣會有無數的修士因為魔族的存在而隕落。
這注定會發生。
說到底,玄源和青鸞的關注的利益和泛三族聯盟本身就很大的區彆。
這些區彆並不是讓雙方彼此退讓的理由。
玄源和青鸞是洪荒世界的天帝和天後。
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超脫於龍族和鳳族的領袖身份了。
這一點,他們早就有心理準備。
……
大戰一開啟,立刻就陷入了膠著的狀態。
泛三族聯盟的眾多修士一進場,立刻就爆發出了無窮的力量。
很快就將他們眼前的魔族的防線所擊穿。
不過魔族在魔界大軍的支援下,並沒有直接潰敗,而是有序的重新組織起了隊伍。
在這一方麵,泛三族聯盟確實無法阻止魔族的動作。
選擇靠近這個空間裂縫,他們還沒有那麼愚蠢。
誰也不知道這個空間裂縫會有什麼特殊的手段。
這種介於魔界和洪荒世界之間的空間裂縫,誰知道會不會直接擴散,將這些泛三族聯盟的修士卷入其中。
到了那時,哪怕玄源和青鸞有可能會出手幫忙,這些人的生命同樣無法得到保障。
畢竟如果是在其他地方,羅t選擇出手,玄源和青鸞是來得及出手的。
可是在空間裂縫旁邊,那和在羅t旁邊沒有什麼不同。
不說羅t出手,哪怕是空間裂縫的另外一頭有準聖之境的存在出手,這些泛三族聯盟的修士也難以招架。
畢竟泛三族聯盟作為指揮的準聖之境,並沒有出現在戰場之上,而是在戰場之外的位置,相隔億萬裡。
經曆過天地大劫的修士都清楚,在天地大劫之時,很容易就會被卷入其中。
他們自然也一直在提防著這種情況發生。
泛三族聯盟和魔族之間的戰鬥,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
這又是一場消耗戰。
說實話,對於這些參與戰爭的泛三族聯盟的修士,玄源和青鸞其實也有些不忍。
他們清楚,這一戰過後,泛三族聯盟的損失定然不會小。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隻要泛三族聯盟想要重新出世,那必然躲不過戰爭的洗禮。
無論是什麼方式,uu看書 他們總歸是會經曆類似的戰爭。
再加上在響應泛三族聯盟高層的號召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知道了自己即將麵臨的是什麼。
無論是為了族群,還是為了他們自己,他們都渴望經曆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
在感傷之餘,玄源和青鸞也都明白。
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泛三族聯盟要真正的重新崛起了。
因為這其中定然會有一部分大羅極限的修士在這場戰爭之後晉升到準聖之境。
這將極大的補充泛三族聯盟的高端戰力。
這也是這些修士為何選擇參與這場戰爭的緣故。
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明白,他們缺的正是一場這樣的戰爭。
這一次的出手,他們就能夠補上自己準聖之路的最後一環。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些未來的準聖之境,同樣需要在屍山血海之中走一遭才行。
或許在這個過程之中,戰死的概率會更大。
不過未來準聖之境,他們並不乏放手一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