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香火作為媒介,他們可以在香火神道化身上調用天庭神職的力量。
當玄源將香火神道體係初步推演完之後,趁著青鸞閉關修行的間隙,他開始同青鸞分享他對於香火神道體係的推演,以及未來在天庭之中推廣的方案。
對於玄源的努力和工作,青鸞當然是支持的。
以青鸞的眼光來看,她同樣能夠看到香火神道的特殊之處,同樣也能夠看到香火神道的局限性。
畢竟同洪荒世界眼下的眾多修行體係來看,還沒有那種修行體係有香火神道的局限性那麼大。
可以說,香火神道成也香火、敗也香火。
一旦離開香火之後,他們的力量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而一旦失去香火之後,他們或許不會徹底失去力量,可必然會陷入衰弱。
可以說,有誌之士都不可能把香火神道當成是他們的主修方向。
頂多也就是輔修罷了。
當然,這是對於玄源和青鸞來說。
畢竟以他們的眼光來看,如果這條路沒有辦法證道混元,或者說缺乏後續的方向,那就是一條死路。
可對於洪荒世界的芸芸眾生來說,他們不說追求證道了,就連修行之路都未必能夠踏上。
所以,香火神道或許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而這一點,就要從天庭龐大的地o體係說起了。
地o體係,是天庭眾多體係之中,最為複雜也是最底層的存在。
其中,很多地o都是因為之前在某一方麵的功績而獲得敕封的。
在成為地o之後,他們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繼續前進的資質。
如果長此以往,他們必然會出現心態上的問題。
不說未來,眼下就有不少修士的心態出現了問題。
而香火神道,或許將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有了香火神道,他們在修行上至少還有點盼頭,不至於徹底失望。
經過商量之後,玄源在青鸞的幫助下又完善了一部分香火神道體係的不足。
在完成初版之後,他們決定在天庭之中推廣開來。
無論的天庭、地o,還是地府,都能夠得到這個體係的信息。
當然了,所以的神靈都隻能夠得到他們神職層次的信息。
至於更進一步的信息,之e呢個等到他們獲得晉升之後才能夠獲取。
在決定之後,玄源和青鸞當即在不久之後的天庭朝會之中正式公布香火神道體係。
這個體係的出現,讓天庭的眾神大為驚訝。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香火還能夠這樣用。
為此,有一部分神靈大感可惜。
因為在這之前,他們並不清楚香火的這個功效,於是沒有存下太多香火。
這也就導致了他們想要凝聚香火化身,還需要積累一段時間的香火。
這樣一來,他們在香火神道上的修行進度,就比如會落後於其他人。
而在這一點上,玄源和青鸞就沒有辦法為這些修士接近了。
隻能夠由他們自己承擔相應的代價了。
不過總的來說,這不過是幸福的煩擾罷了。
香火神道體係的出現,可以預見的將會為天庭迎來新的巔峰。
至於地o和地府之中的神靈,玄源當然也沒有厚此薄彼。
雖然他們沒有親自道場參加天庭的朝會。
可是玄源也通過了他們的神靈印璽和神靈符,向他們傳遞了相關信息。
讓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相關的動向。
而在這一次天庭朝會之後,天庭的眾多神靈都開始了他們在香火神道上的修行。
哪怕他們對於香火神道的力量並不看重。
可是能夠解放自己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當然,也有眾多的神靈開始在這段時間積累香火。
因為他們的香火儲備並不足以支撐他們的修行。
可惜的是,在天庭製度的約束下,他們想要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香火並不現實。
因為在頒布香火神道體係的同時,玄源和青鸞也同時發布了對於香火的獲取的限製。
一旦違背,必然會受到天庭的懲罰,。
到了那時,降職恐怕都是輕的。
情節嚴重的,或許還會有生命危險。
在防範於未然上,玄源和青鸞一直都十分重視。
而伴隨著香火神道的推廣,洪荒世界也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首先,天庭對於香火更加重視,也就比如會對洪荒世界眾生又更多的重視。
同樣的,香火化身越多,也會給洪荒世界帶來相應的改變。
雖然說香火化身同分身沒有太大的區彆。
可是一旦這些神靈將更多的經曆放在自己的身上,那分配到香火化身上的關注也就必然會減少。
這樣一來,這些香火化身在處理事務之時,也就會更加按照天庭的規則行事。
許多可以以往更加受到天庭神靈主觀意念控製的事情,開始變得越來越清晰。
因為香火化身並不像這些神靈的本體一樣,有那麼多的感慨和感觸。
他們在遵守天庭規則上做到更加到位。
或許在短時間上來看,這有點不近人情。
可是如果從長久來看,uu看書這對於洪荒世界是一件巨大的好處。
天道無情,所以至公。
如果天庭也能夠做到無情,自然也就能夠向至公靠攏。
當然,這種無情並非是沒有感情,而是不以自己的感情來影響天庭的事務。
這也是玄源和青鸞理想之中,天庭的最終追求。
不過完全無情也不可能做到,玄源和青鸞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天庭。
共情能力同樣是天庭的重要能力之一。
有些事情,哪怕違背規則,可是卻符合洪荒世界絕大多數生靈的認知,那天庭也可以為之網開一麵。
這種情況當然越少越好。
這也是玄源和青鸞製定的天庭的規則,為什麼會有模糊地帶的原因之一。
因為事實無絕對,規矩如果全都定的太死,就會影響到洪荒世界的發展。
這同樣是玄源和青鸞不想看見的。
所以說,治大國如烹小鮮。
火候極為重要。
可這種火候卻很難通過規章製定定下來。
哪怕是做飯,因為材料的品質的因素,同樣一個流程走下來,味道必然也是不同的。
哪怕兩次操作做的一模一樣,也無法改變這個情況。
隻能說,玄源和青鸞一直在摸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