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眼光以及對事物的判斷,基本上來自於人本身的層次,而用大羅的眼光看待事物,玄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之前玄源對於凶獸檮杌的不滅肉身束手無策,可以現在的大羅眼光看去,這種不滅肉身並非本質上的不滅,因為天地之中隻有道方能永存。
檮杌雖然已經獲得了一些關於大羅不滅的特性,可並沒有將其真正的刻畫在天道法則之海,所以對於大羅金仙來說,這並非真正的不滅。
對於大羅之後的修煉,玄源還有點摸不清頭緒,隻知道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道則。
至於用何種方式,修煉之中有什麼地方要注意,就更是摸不著頭腦了。
大羅之前的修行玄源還可以參考前世的方法,可大羅之後的修行,每一步到涉及道自身大道。而大道最是難以描述,前世的某些印象可能還會起反作用,玄源並不敢拿自身的道途來做測試。
玄源不由得想起祖龍的手段,哪怕以現在的玄源來看,都難以看出祖龍的深淺,就能知道這種在證道大羅之後,還可以突飛猛進的人是多麼可怕。
以玄源現在的實力來說,哪怕證道大羅了,也還和洪荒的頂尖人物有著很大的差距。
果然是知道得越多越清楚自己的無知,之前玄源對於洪荒局勢的判斷可以說得上是極為自信,可以大羅之後的眼光來看才能明白洪荒的水有多深不可測。
好在玄源並沒有盲目做選擇的習慣,玄源還需要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提供自己對洪荒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不過總體來說,證道大羅之後,在現階段,自己在洪荒之中的生存有了基本的保障。
想清楚之後,玄源開始回過頭來看自己各種手段。
以大羅的眼光回過頭看,自身之前的各種手段極其稚嫩,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打磨。
這也是玄源之前為什麼沒有在這些手段上下過太多功夫的原因,因為道行境界上去了之後,再來提升這些手段簡直輕而易舉。
就如同之前玄源的青春版三昧真火一樣,在玄源的想象之中應該無往不利才對,可在這一路上的對敵經驗來看,表現得不如人意。
大羅之後再看,木中火、石中火、空中火不過是尋常的手段,哪怕將其強行三合一之後,雖然威力上有所加強,可還是沒有改變它的本質。
玄源打算重練三昧真火。
大羅之後再去看之前對於三昧真火的試驗,玄源覺得自己是不知者無畏,還好自己沒有強行以精氣神三者作為燃料修煉三昧真火。
一來是三昧真火如果僥幸讓玄源練成之後,被點燃的精氣神三者玄源不一定有足夠的控住進行控住,到時候放得出收不回,不知的出多大的禍事。
二來修煉三昧真火必然會損耗自身的精氣神,而在大羅之前,自身的各項機能並沒有圓滿,將極大的拖延自身的修為,就仿佛七傷拳一般,內功境界不到的話是傷人傷己。
而在大羅之後就不會有這個顧慮了。大羅,是圓滿的意思,而大羅金仙,在自身的各項技能都已取得圓滿,不會因為消耗而傷及根本。
而且以大羅金仙的實力來看,三昧真火的控製有了基本的保障,畢竟隻有受控製的刀才是好刀,不能受控製的三昧真火反而是最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