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坐著。”
楊桂芳把小凳子放在她身後。
“謝謝楊嬸。”笑著道謝。
“你這孩子,客氣啥。”
蘭若坐下後,看著桌子上長長的紅線,好奇地問道:“楊嬸,這是什麼?”
“哦,這個呀,打絡子用的,你沒見過?”
一般姑娘家都認識,家家戶戶有姑娘的,都會去鎮上拿點回家,打絡子賺點錢。
蘭若心裡一咯噔,聽到她說打絡子才反應過來。
“見過,就是沒見過那麼長的。”
“害,我打絡子快,老板娘就拿了一整捆給我,讓我定期去交貨就行。”
楊桂芳扯出一節紅繩,手比好尺寸後,用剪刀剪斷。
“我和老板娘是老熟人了,她也相信我,不怕我會偷偷留一些出來,所以就把整捆給我了。”
“你們去拿得都是老板娘剪好的,沒見過那麼長的,倒也不奇怪。”
蘭若點了點頭,搬著小板凳靠近了一些。
“哎對了,修遠呢?又在家抄書呢。”
“嗯,家裡沒彆的什麼事。”
楊桂芳笑道:“你才嫁過來半個月,修遠這孩子是個老實的,日後多了解了,你就知道了。”
原來原主嫁過來才半個月啊,她以為快有半年了。
蘭若認真地看她打絡子,想學學,回頭她也能拿些回來做。
“楊嬸,除了打絡子和繡荷包,還有什麼能拿回來做的,我很少出門,繡坊去的少,知道的不多。”
她在賭,賭她不會特意去打聽。
原主的村子離這裡很遠,誰會閒到去打聽她以前的事。
楊桂芳倒也沒在意,想了一下:“繡坊也就這些能拿回來做,老板娘要看刺繡樣品,好的才會要你,打絡子也是。”
“對了,我聽說有些繡坊會要一些衣服樣式,有次去繡坊聽到的,不過他們有專門的畫師,我們這些老百姓是甭想了。”
衣服樣式?
蘭若眼珠子轉了一下,她就是學服裝設計的,參考前世的各種服飾,沒準能賣出去一些。
“楊嬸,我小時候打過一些絡子,後來漸漸忘了,我能跟你學學嗎。”
“成啊,簡單的很。”楊桂芳拿了紅線遞給她,“你等我打完手裡的,一會從頭教你。”
“哎。”蘭若開心地點頭。
打絡子確實很簡單,看兩遍就能學會了。
“楊嬸,我來宋家村一直沒出過門,對村裡不是很了解,您能跟我說說嗎。”
宋修遠那裡肯定問不出什麼來,女人和女人之間有聊不完的話題,尤其是村裡的各種八卦。
楊桂芳和她說了很多村裡的事,大多數都是好相處的,有幾個人愛占小便宜,但也不是太過分,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是一個村裡的,太計較鬨僵了,以後村裡相見怪難看的。
總的來說,村裡人都不錯,誰家有事大家會一起幫忙,一致對外。
蘭若一邊聽著她家村裡的事,一邊打著絡子,手很麻利,速度很快。
楊桂芳看著旁邊打好的二十幾個絡子,驚歎道:“還是年輕好,手快,你看看我,才做出十幾個。”
“嬸子說得哪裡話,您還年輕著呢。”
“打趣嬸子是不。”
“不敢,我說得是實話。”
楊桂芳搖頭失笑:“今天虧了你幫忙,做了那麼多,中午在我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