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劉博達眼睛睜的大大的,隨後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這……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是啊,蔡書記。咱們漢東一向治安良好,就算是偷雞摸狗的事情都不常發生。”趙立春揣著明白裝糊塗。
隻不過,還沒等他把話說完,蔡富江開口了:“你的意思是說,這是上麵搞錯了?”
“不不不,我沒這個意思。”趙立春連忙回道。
有情況。
這是劉博達腦海之中第一感覺。
隨後,劉博達推斷出這大事十之八九可能跟趙立春有關。
雖說直到現在,他劉博達還沒能弄清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單從蔡富江對趙立春的態度,他就捕捉到了這一點。
劉博達:看樣子,我得想辦法跟趙立春做切割才行。
雖然在對付梁群峰的事情上,劉博達跟趙立春聯手過,配合也算默契,但是那是因為有著共同的利益。現在蒼天懸刀,這一刀下來會不會要命不好說,可搞不好會斷了自身的政治前途,這可不是小事。
規避風險的本能讓劉博達在接下來當起了吃瓜群眾,開啟了沉默是金的模式。
“望公也給我打來電話,對於咱們漢東這一屆班子,很是失望。”
當聽到蔡富江提到望公以後,趙立春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蔡書記,望公電話裡是怎麼說的?”
“京都調查組已經連夜成立,很快便會入駐漢東,進入呂州。望公的意思是,讓我們漢東配合好這京都調查組。”說到這,蔡富江話音一頓,隨後話鋒一轉,盯著趙立春,意味深長的來了一句,“同時望公也要交代,要儘力維護好咱們漢東的形象。”
本來,趙立春還有些提心吊膽的。
不過,在聽到蔡富江這話以後,趙立春心中稍稍鬆了口氣:“望公還是那麼心懷漢東啊!咱們漢東的發展離不開望公的支持,咱們漢東的輝煌也離不開望公的英明決策。這一次,呂州出了這樣的大事,咱們給他老人家丟臉了。蔡書記,我已經讓劉新建去了呂州,進行摸底,實地了解情況;想必很快就會有準確答案了。”
隨著趙立春這話一出。
原本低著頭的劉博達,猛然抬起頭來。
雖然,他依舊什麼都沒說,但是這一刻看向趙立春的眼神明顯有些不對。
劉博達:好你個趙立春,速度夠快啊。哪來的消息?富江書記剛提到這事,你就派人下去了。
連劉博達都能注意到趙立春這話的紕漏點。
蔡富江怎麼可能聽不出這話的問題。
隻不過,他乏了,不想過問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隻想在自己漢東生涯的最後時刻風平浪靜,怎奈天不遂人願。
先是大陽山大火,現在又是呂州這樣的惡性事件。
這讓蔡富江有些心力交瘁。
不過,在聽到趙立春這話以後,蔡富江臉上露出了些許欣慰;不知是讚同趙立春的所作所為呢,還是欣賞他沒有瞞著自己。
“你能有這樣的覺悟,很好!說到底,你是咱們漢東的省長,對咱們漢東也是有過巨大貢獻的。我看在眼中,我想組織也會看在眼中,望公曾經對你有過這樣的評價,改革猛將,開拓先鋒。”說到這,蔡富江一拍大腿,一聲長歎,“本來,我跟望公的意思是一樣的。漢東,還是由咱們老漢東人來治理,畢竟外人不了解漢東的情況。隻有漢東人才能夠真正建設好漢東(並不一定是籍貫,長期在某地任職,也屬於這種情況),可現在看來…………”
後麵的話,蔡富江沒有說下去。
所謂刑不上大夫。
趙立春怎麼可能聽不出蔡富江這話的意思。
其實對於他趙立春來講,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