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情況,不光是呂州一家獨有的情況,在沿海城市屬於司空見慣的事情。
最先是漢江,之後輻射到南湖、漢東等。
外地人情況如何,本地的大爺們管不著,也不想管;可作為當地人,他們是切切實實被以錢建設、鮑德駿為首的治安體係的人傷了一把。
買個自行車還得交這錢,罰那款的。
拉個地排車還得辦證,還得交這稅那稅。
這是他們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影響,一個個能不對其咬牙切齒嘛。
雖然打出的口號說得好聽,為了創建文明、和諧、美好,可真實情況,呂州老百姓都懂。
無非是讓他們為呂州Gdp做出貢獻。
明嘉靖四十年,宮廷造辦處楊金水奉呂方之命前往漢江監督推廣改稻為桑,曾發生過駭人聽聞的毀堤淹田事件。當時負責執行此事的趙貞吉說過一句話非常有名,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
雖然現在不可與那時候同日而語,但是情況也大差不差。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誰讓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味的不是啥龍肝鳳髓,而是民脂民膏,這才是真正的美食。
可話又說回來,似趙貞吉這樣的人,也是沒有辦法。
朝廷需要銀子。
賑災也好,發工資也罷等等。
開支的項目太多。
而錢從哪來,隻能靠靈活創業了。
“老張,彆發牢騷了!當心被人聽到,把你給抓起來。”
“我又沒犯事,憑什麼抓我?發牢騷都不讓人發了?”
“你這話就說對了!就是不讓你發!你以為沒理由,要不要先給你寫一個?”
“這不是閒聊嘛!”
“話說回來,老哥幾個,你們有沒有覺得這事透著蹊蹺。那錢建設跟鮑德駿可不是一般人,有個頭疼腦熱的,早就進醫院了。前段時間出現在咱們地方台,還生龍活虎。這才幾天,就直接升天了。我咋覺得不是自然死亡這麼簡單!”
“連你都看出來了,誰能看不出來。”
“這麼說,是被人給弄死的!可究竟因為啥!”
“誰知道!估摸著是滅口唄!”
…………
聚在一起的老大爺們,這個時候精神抖擻起來,開啟了聊天說地模式。
差不多下午四點左右。
京都那邊下來的調查組,準確的說是巡視組,來了;入駐了呂州。
聽說先是去漢東一趟,之後來的呂州。
作為地方,自然要好生招待。
巡視組下榻的地方都已經準備好了。
從高育良開始,一級一級往下問話。
當到了祁同偉以後,望著來人,準確的說,看到巡視組組長,祁同偉頗感意外。
巡視組的成員都是從各部門臨時抽調的,這麼做,有一個好處,就是防止抱團。
負責這隻小組的不是彆人,正是郝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