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狩獵儀式(2)(2 / 2)

蟻的世界 德魯伊爵士 3418 字 4個月前

話外音: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已經猜出來了,這是一隻在交配中被吃掉腦袋的雄螳螂。

傳統研究認為,吃掉配偶是螳螂交配活動的一個環節,雄性為了下一代會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但這並不準確。

一些研究是支持這個結論的。螳螂是廣食性的掠食者,基本上什麼活物都不會拒絕,隻要能抓住。不管是昆蟲、蜘蛛,還是青蛙、蜥蜴、老鼠或者鳥,都在螳螂的捕食記錄中。雄性螳螂對於雌性來說,當然也可以算是美餐一頓。

在一項對勇斧螳的研究中,實驗者將雌性分成三組,通過喂食控製它們的營養狀況,用以分析弑夫行為對後代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營養不良的雌性生產的螵蛸(螳螂的卵塊)重量會大打折扣;但如果讓這些如狼似虎的雌螳螂吃掉配偶,它們的螵蛸重量能得到明顯的提升。實驗記錄揭示了沒有進行這項實驗的原因——吃得好的雌螳螂基本不吃配偶。

而對於另一種螳螂——地中海虹螳的研究直接對比了吃配偶和沒有吃配偶的雌性,卻得出了另一個結果:吃掉配偶的雌螳螂並沒有產下更多的卵。

總的來說,對於餓得兩眼發直的雌性來說,雄螳螂是送上門的食物;但是對不那麼饑渴的雌螳螂來說,可能真不缺這一口吃的。

而雄螳螂也不會為了後代主動犧牲自己!雄性螳螂接近雌性的時候,總會小心謹慎,從背後悄悄接近。當差不多進入雌性的攻擊範圍之內時,會找準機會一口氣跳到雌螳螂背上。如果尾行中的雄螳螂被對方注意到了,他們往往會落荒而逃,對於被配偶吃掉這件事,雄性是會極力避免的。畢竟保住小命才能有更多交配機會,留下更多後代。

不僅如此,營養狀況良好的雌螳螂不但對配偶更客氣,在雄性眼中也顯得更有魅力。亞利桑那螳螂是美國西南常見的種類,研究者們發現這些螳螂的雌性在饑餓的時候襲擊雄性的幾率會大大提高。於是,它們的雄性不但偏向於追求吃飽的雌性,而且在野外記錄到的交配活動都發生在雌性營養積累得最充足的月份。

另一些研究則表明,營養充足的雌螳螂釋放的信息素對雄性的吸引力更大。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雄螳螂不能自由地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和對象,也沒有足夠的空間用來周旋與躲避。如果雌螳螂也因為沒有得到細心的照顧而饑腸轆轆的話,吃配偶的戲碼就會頻頻上演。

關於螳螂“性食同類”行為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斧螳、刀螳、薄翅螳這些大型、強壯又凶悍的螳螂上。一方麵固然是因為它們比較常見,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因為它們吃掉配偶的幾率相對較高。

薄翅螳和中華大刀螳是兩種分布廣泛的大型螳螂,廣布歐亞大陸和北美。由於它們的雌性性格暴烈,因此雄性殞命的幾率自然也就更高。薄翅螳在野外吃掉配偶的幾率大約是三成,而中華大刀螳雄性個體在野外交配中喪命的幾率是約為兩成。可以看出,就算麵對最危險的攻略對象,自然狀況下,雄性大部分時間依然能夠全身而退。

但更多螳螂性格其實相當平易近螳,它們主要以飛蟲為食,纖細的身體構造並不適合擊倒大型獵物,比如自己的同類。這些螳螂就算在人工條件下,也可以毫無困難地成群飼養,並不用太擔心同類相殘。例如印度琴錐螳、幽靈螳等等。

還有些螳螂呈現極端的性二態,和雌性比起來,雄性極為矮小,比如大名鼎鼎的蘭花螳,這些種類的雄性個體可以悠哉地宅在妻子背上蹭吃蹭住,但偶爾也發生過雄蘭花螳被吃掉的故事。非常溫和的德州獨角螳也有吃配偶的偶發事件。

作為全副武裝的捕獵者,雌螳螂是具備吃掉配偶的能力的。但不管什麼螳螂,吃配偶都不是交配的必備環節,隻是雄螳螂一次不成功的交配逃生經曆。

一般來說,雌性螳螂隻要不是太過饑餓,一般不會太為難雄性,而雄性也會多長個心眼,找準營養狀況良好的交配對象出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