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十年代初,隨著大眾在華國錢賺的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車企已經開始謀劃進入華國,但是此時華國人又祭出了殺手鐧。
華國汽車工業提出了新的轎車工業發展規劃,開始抓大放小,鼓勵各家車企以各種方式兼並重組,而此時得到國家合法執照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轎車生產和銷售的企業隻有七家,這是就是一強三大三小。
一強是指華夏汽車,他們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轎車研發和生產體係,作為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核心企業,華夏汽車不允許合資,隻允許與外國車企合作。
三大是指中汽,上汽和長汽三小是指廣汽,北汽和浙汽。華國原則上隻允許這六家汽車公司可以與國外車企合資生產轎車,每家單位隻允許有一個合資對象。
與此同時,華國允許國內其他中小車企以自主研發的方式從事轎車的生產和改裝,但是前提是轎車隻能在本省範圍內生產和銷售,不允許對外合資生產轎車。
這個發展規劃是華國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與計委,汽車主管部門,各省進行長期磋商,綜合各方意見,最後妥協得到的。
既有開放,也有保護,還有競爭,可以說各方的利益都有所考慮,當然具體執行中會不會走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個發展規劃一公開,對於各大跨國車企簡直是當頭一棒。此時上汽,廣汽,北汽已經合資,所以目前有資格對外合資的華國車企隻剩下一汽,中汽和浙汽。
而浙汽與英國羅孚汽車的談判即將結束,正要簽約這樣一來,事實上此時能夠進入華國的門票隻剩下兩張。
正因為如此,長汽和中汽這兩個車企目前已經挑花了眼,他們正在權衡與哪一家合作條件更加優越,所以本來老神在在的倭國人著急了,真的著急了。
他們已經通過種種渠道得知孫祖傑在製定這個政策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正好孫祖傑這一次來到倭國,所以他們希望孫祖傑幫著牽牽線。
豐田看上的是長汽,兩家有較為悠久的合作,但是他們還是老想法,不太樂意拿出好東西,所以豐田就想到了浙汽手裡的黃大發,乾脆我把豐田海獅拿出來送給你們就當是賠罪了,咱們過去的事情都不要提了,繼續合作吧。
孫祖傑樂嗬嗬的答應了鬼子的請求,他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了中樞,彙報之後,鐵老闆就問道,“小孫,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現在浙汽要與羅孚合作,我覺得豐田海獅可以交給其他單位,這樣可以安撫他們一下。至於豐田與長汽的合作嘛,他們該怎麼談還怎麼談,我線是牽了,也算是完成了他們的請託。”
“哈哈哈,你小子!”
“首長,現在法國佬吃錯了藥,咱們得想辦法把廣汽的那個名額擠出來,再加上長汽,中汽,咱們給美倭留下了三個名額,這樣他們應該無話可說了。”
“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合資汽車必須達到一定的國產化率,廣汽北汽都合資年了,國產化率還不到30,這樣的合資我看根本沒有必要繼續下去。”
“你的建議?”
“咱們可以出一個汽車產業政策,合資汽車投產後,國產化率必須達到40以上,做不到就視作整車進口,徵收整車高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