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心情有些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女婿,他是老革命,經曆過血與火的戰爭,有幾次差點死在戰場上。
建國之後,他又身處高位多年,見過的有才乾的人數不勝數,但是他還是有些看不透自己的女婿,眼前的這本大國崛起內部版就是證明,這樣的見識太過不可思議了,他才多大呀。
大國崛起分為公開版和內部版兩本書,前者有過刪節,準備麵向整個華國出版,意圖在這個思想迷茫期,給華國人掃掃盲,讓他們可以增長點見識。
但是內部版本則是完全不一樣,隻有中高層才有機會孫祖傑和無數專家對主要大國的崛起過程進行分析的同時,也對他們很多現狀進行了分析,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對於歐美,孫祖傑很多說法雖然比較新穎,但是很多東西領導層還是看得到的,也陸陸續續聽說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高層大佬們是有心理準備的。
但是孫祖傑對於蘇俄的看法則讓很多人震驚,甚至是憂慮不已。雖然兩國已經鬨到兵戎相見,華國恨不得蘇俄立刻去死,但是內心深處華國高層對於蘇俄的感情十分複雜,而上一次質詢和這一次與專家的討論,孫祖傑都公開**裸的表示他很不看好蘇俄的未來。
孫祖傑這一次分析的角度很特彆,也很新穎,他是從工業人口角度分析了為什麼他不看好蘇俄。
曆次工業革命,需要的工業人口越來越多,到了二戰結束後的第三次工業工業革命,真正的強國隻有美蘇兩家了。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幾乎同時發現,他們憑借自己的工業人口已經不能夠鋪滿所有的工業門類,所以要想在冷戰的競爭中取得勝利,隻有一條路儘可能獲得最多的工業人口。
孫祖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蘇俄支援埃及,他們可以幾百萬噸煤,無數的機械和武器,可是卻不能滿足埃及總統一個十分簡單的要求,給兒子騎的玩具自行車,因為他們的小弟大**不生產。
孫祖傑基於這一點,他十分肯定的認為,與華國分道揚鑣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蘇俄冷戰必敗的曆史命運。
孫祖傑接著認為,蘇俄工業人口不夠,隻能全力發展重工業,沒辦法顧及輕工業和農業的後果就是,蘇俄很有可能在有大量飛機大炮的時候,他們甚至沒辦法解決老百姓的吃穿問題。
對於這一點華國是有切身體會的,華國的生產力不如蘇俄,但是蘇俄的問題華國同樣有,要不然就不會想著改革開放了。
除此之外,孫祖傑還提到華國一個從來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蘇俄式經濟管理笑話。
蘇俄在勳章控時代為了安撫老百姓,彌合國內矛盾,采取的是十分簡單粗暴的方式,那就是不斷的給老百姓漲工資。
與此同時蘇俄國內卻一直在壓縮工業企業的產品價格,想法是好的,希望用這種方式迫使工業企業提高經濟效率。
但是沒有大量的技術革新和投資,經濟效率根本不可能有迅速的提高,但是現在錢都用來搞軍備競賽和收買人心去了,這樣一來老毛子的工業企業肯定存在著大量虧損。
而企業一旦虧損,他們進行工業生產的興趣自然就會減弱,再加上老毛子工業品的質量之差舉世皆知。所以我們現在麵臨的問題,生產力水平不能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在俄國很有可能更加嚴重。
在70年代油價大漲,蘇俄通過大量出口石油,然後進口國外產品可以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可是一旦油價大跌,進口產品減少,這些問題很可能立刻就暴露出來。
到時候會出現一種匪夷所思的狀況。一邊老百姓手裡的錢多的花不掉,一邊工業企業不斷虧損,死活不願意生產,而一旦形成了這種局麵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吃得消。
但是要如何改變這種不斷惡化的局麵,卻非常考驗領導人掌控全國的能力,偏偏這時候的蘇俄高層也肯定會出問題。
蘇俄在勳章控時期,最高領導層長期沒有換血,同時在地方上高級官員也長久穩定不動,這樣一來必然產生大量的利益集團。
孫祖傑認為蘇俄就算是要改革,也要等到新一代領導人上台後才會改革。
但是看看他們的領導層吧,一個個都是病秧子,所以孫祖傑認為他們的高層更替至少要折騰幾年,等新領導層上台,很可能問題就會積重難返。
而此時地方上偏偏擁有一大堆長期經營的地方勢力,到時候中央地方矛盾,民族矛盾,部門矛盾等等交纏在一起,就有熱鬨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