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地點(1 / 2)

孫祖傑等美帝同意簽署協議後,立刻回到了華國。他走出機場,望著京師的方向,不由得有些躊躇滿誌,華國未來萬國汽車展覽館的局麵,他已經扭轉了一些,但是下一步同樣是血戰。

就在他坐上上級派來接他的北京牌小轎車,趕赴大內彙報的同時,周瓊也剛剛進入機場,按照導師的要求,她將提前赴美,兩人又一次錯過,而這一次錯過有沒有機會再相遇,誰也不知道。

在大內,孫祖傑詳細的彙報了與美帝AMC汽車談判的情況,聽到孫祖傑為了發動機技術不惜提前買下了十萬台發動機時,一位負責同誌搖搖頭,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孫祖傑很肯定的說道,“我們絕不會虧,因為這是一台很有發展前途的德製發動機。

要不是AMC窮途末路,把德國人的東西不當自家的,看的不重,我們絕沒有可能有機會知道他們是怎麼吃透和發展這台發動機的。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就算AMC隻教給我們一部分,也是值得的。

如果不是這次機會,我們頂多可以買到一條淘汰的發動機生產線,想吃透沒有十幾年絕沒有可能。

這就是市場經濟,如果誰認為西方會如同建國初期蘇俄那樣手把手的教我們怎麼搞工業建設,那就是癡心妄想。

不要說是對我們,就算美帝對自己的鐵杆盟友也是小心謹慎,他們在倭國身上吃的虧夠多了。

就算為了節約時間,我們也要買下這些發動機,更何況這些發動機買來我們也會用上,不會浪費,我相信我們這麼大的國家絕對可以吃的下這些發動機。”

這位負責同誌沒有再說話,因為協議美方已經通過,即將在華國正式簽約,他現在說什麼都太晚了。

另外他也清楚孫祖傑說的沒錯,華國從不列第亞買的那條斯貝軍用發動機生產線,國家很重視,航空部副部長親自負責。

可是幾年過去了,華國真正吃透的隻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部分,對於剩下的部分不列第亞也隻是鬆口收大價錢告訴一小部分,其他的隻能靠國內自己摸索,什麼時候能夠利用上那條生產線,那就天曉得了。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孫祖傑花錢太多,太大方,但是孫祖傑能夠談下這些技術轉讓也算是不錯的,得有,失也有,既然已經同意他簽約,那再討論這些已經沒有必要了。

高層都很清楚,國內上上下下想有一輛小汽車坐一坐不再少數,過了這麼多年的苦日子,要是繼續管的太嚴,搞不好真要出什麼幺蛾子,過去收的太緊了,現在隻能開點口子了。

一位領導和藹的說道,“這是華美之間目前最大的經濟協議,可喜可賀,這樣吧,在大會堂搞一個協議簽署儀式,我們都出席,你也聯係美方,讓他們儘量來一些高層,這樣麵子好看些。”

孫祖傑立刻答應了,領導接著問道,“你這條汽車生產線準備放在哪裡?國內幾個廠子現在爭的比較厲害,我們等你回來,也想聽聽你的看法。”

孫祖傑知道麻煩終於來了,當然他也沒有想躲,“華投這一次賺的錢很大一塊都花在這條汽車生產線上,絕不能白花,我的想法是,不僅僅要吃透這些技術,還要在二十年內推陳出新,設計和生產出一輛能夠達到一定水準的汽車。

紅旗搞了幾十年也沒搞利索,笑話都已經丟到國外去了,我們必須發憤圖強,必須把這條轎車線的價值完全發揮出來,所以我認為有必要給國內汽車廠一些壓力。”

看著大佬們或是點頭,或是若有所思,孫祖傑緊接著丟下了一顆重磅炸彈,“我是這樣想的,華投下麵會成立一家汽車公司叫做華夏汽車,以類似合資的方式在國內挑選合作廠,華夏汽車必須占據51%以上控股權以保證主導權。

這一次得到的東西國內的廠子想必也知道的七七八八,我認為有意的車廠有必要給華投的專家組一份詳細方案。

說明他們的優勢,他們的劣勢分彆在什麼地方;他們準備怎麼調配人員資源;如何配合國外技術和管理人員;對供應商如何管理;所在地地方政府如何配合;對於吃透這些技術有什麼具體計劃;未來如何搞出我們自己的汽車有什麼具體的想法等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