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約談(2 / 2)

孫祖傑首先約談的就是機械部門的同誌。這也是中樞的交代。讓他看看這些乾部之中有沒有人願意去中汽。

如果沒有。那就從華汽調人或者乾脆與華汽合並。之所以這麼著急。原因就是中汽扛不住了。他們竟然已經發不起工資了。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中汽就如同孫祖傑估計的那樣衰落了。而且這種衰落的速度很快。甚至出乎了中樞的意料。

雖然他們運氣不錯。可以和通用公司合作。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之後國內的汽車產業進步很快。中汽的主打產品中小型貨車遇到了華飛汽車的激烈競爭。銷售量不斷下滑。

完全吃透了五十鈴技術的華飛三大汽車公司憑借著華投係統快速的技術轉移和出色的營銷管理。開始對長汽和中汽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猛烈進攻。給了這兩大汽車公司巨大的壓力。

雖然中州汽車憑借著轎車和重汽勉強支撐。但是這兩塊利潤雖然不少。但也沒有辦法彌補中汽貨車業務越來越多的虧損。

除了技術落後以外。中汽特殊的位置也讓他們頭疼不已。藏在大山深處。中汽的生產成本太高了。

此外。國企的諸多缺點。他們也一樣不少。這樣一來。在麵對華飛汽車的激烈競爭。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即使是他們最賺錢的轎車板塊。中汽通用也有不少問題。他們沒賺幾年大錢。就麵臨著華汽在中高端。民營汽車企業在低端的夾擊。

華投在與豐田進行專利交換後。打通了汽車發展的奇經八脈。一下子拉開了與國內主流車企的距離。

有了底氣的華夏汽車在寶馬四代研發有了突破之後。就在九五年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的技術轉移。

當然華汽對中小轎車廠的技術轉移並不是無償的。有錢可以高價買斷。沒錢可以按銷售量慢慢付錢。

儘管如此。這樣的技術轉移也是十分難得的。所以買方十分踴躍。華汽因此收到了一筆巨大的技術轉讓費。

而中小汽車企業實力提升之後。迅速拉近了與合資汽車的技術差距。然後開始發動價格戰逼迫合資汽車降價。

而在中高檔次。九七年推出的寶馬四代。離歐美的主流配置已經十分接近。達到了八十年代末的水平。提前達到了孫祖傑的要求。

華投係的汽車電子水準很高。設計更接近華國的需求。所以寶馬四代已經超過桑塔納成為華國技術水準最高的轎車。非常受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歡迎。

而且讓合資企業最頭疼的是。寶馬四代推出之後。並不漲價。寶馬三代反而開始降價促銷。原因就是華夏汽車已經羽翼豐滿。覺得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洗盤。

除了寶馬四代以外。華夏汽車這幾年推出的長城SUV。也迅速取代吉普成為華國最受歡迎的越野車。

此時不管是大眾。還是陸續進入華國的豐田通用。麵對咄咄逼人的華夏汽車都有不小的壓力。沒想到華國汽車竟然這麼快就趕上來的。

自己孩子爭氣。中樞欣喜之餘。對轎車行業的現狀也放心了不少。口子開始慢慢放開了。原來不允許出省的禁令被取消。

所以幾位著名的民營企業家乘也機開始了造車。比如萬向集團就購買了一家經營不善的汽車公司進入到了轎車產業的鬥獸場。

不過這樣一來合資車企的壓力就更大了。一方麵中樞要求他們學習華投。搞自主轎車;另一方麵合資品牌也是步步緊逼。對他們要求很多。所以飽受夾板氣的他們日子並不好過。

這幾年除了上汽還很滋潤以外。中汽不行。長汽京汽都不怎麼樣。不過憑借著與日係轎車的合資。他們勉強得到了一個苟延殘喘的機會。

所以連續談了好些位乾部都不願意下去。特彆是其中幾個上級很重視的年輕乾部。同樣也不願意去吃苦。這讓孫祖傑就有些出離憤怒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有一個四十出頭的乾部終於表態願意下去。孫祖傑鬆了一口氣。交談一番之後。不由得十分欣喜。

有學識。有膽量。敢吃苦。已經相當不錯。如果再表現出能力。那以後完全可以重用。用人就要用這樣的人。才能讓人放心。

孫祖傑雖然這麼想。但臉上沒有顯露出來。而是讓他回去。好好想想。看看還有什麼補充的。如果有。可以發郵件給他。

他合上檔案。盯著檔案上麵的名字於冕又看了幾眼。這才叫下一位同誌進來。 .:647547956(群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