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道,甘泉關。
此關口是通往鹹陽的最後一道關隘,而關外此刻的情景,卻是一副大軍壓境。
在扶蘇的示意下,副將王離策馬上前。對著關牆之上的守軍喊道:“奉皇帝詔令,大秦扶蘇公子回京繼位,爾等閉關阻礙,是何道理?”
守將回道:“王將軍莫要為難末將,恕我等職責所在,沒有鹹陽令趙成大人的命令,末將絕不敢放公子入關。“
王離冷笑:“哼,諒你也是無知,那便由王某來告訴你,趙高包藏禍心,篡改先帝遺詔,我等乃正義之師,擁護扶蘇公子回京肅清亂黨,扶正朝綱。"
守將此刻也無法驗明王離所說是否真假,腦子飛速運轉著,想出應對之策,無奈他最終也隻能拖延時間。
於是便對王離道:“此事蹊蹺,容末將派人去調查。”
誰知王離很不配合地說道:“既然如此,那彆怪我等不客氣了。"
丟下這句話後,立刻策馬回軍。
扶蘇拔劍出鞘,劍指甘泉關,下令道:“將士們聽令,即刻進攻。"
話音剛落,擂鼓聲震耳欲聾響起,攻城器械在壯兵的推動下,緩緩靠近關口。
守將著急萬分,對部下問道:“後方援軍怎還未到?”
部下的回複是道路被融雪所浸,從而影響了行軍。
得此壞消息,守將隻能硬著頭皮,下令全軍禦敵,一邊派輕騎往鹹陽報信。
他非常清楚,甘泉關這區區數百守軍.在十萬秦軍麵前,頃刻間便可化為齏粉。
能在邊疆軍的強攻之下堅持多久,他根本無從得知?
正當守將準備下令放箭之時,忽聽身後響起一陣萬馬奔騰。
回頭望去,就看見打著函穀旗幟的秦軍正往關口奔來。
守將大喜,一句"天助我也”脫口而出。
可誰知,下一秒就打臉。
來軍竟然是蒙毅率領的部隊!
這下子徹底玩完了,守將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眼下局麵。
隻得試探性地對蒙毅問話:“蒙毅將軍可是前來支援末將?”
蒙毅淡淡地說道:“將軍何須明知故問,蒙某當然是來迎接新君入關。”
守將聞言麵如死灰,遂命令數百守關將士繳械。
.....
公元前209年,十月第一天。
皇宮大內。
天邊驕陽剛剛升起,陽光照射在皇宮的黑漆大門,伴隨著大門緩緩打開。
一道天光斜射在皇宮廣場上,直到照耀整座主宮殿。
百官手持朝芴,整齊地來到皇宮廣場,個個一臉嚴肅,立於禦道兩側。
不久後,在主持登基儀式的奉常安排下,雷鼓聲響起,鼓聲過後,是肺活量爆表的一群侍衛,吹響了青銅號角,沉悶悠長的號角聲,令全場的氣氛更為莊嚴肅穆。
“宣,遵大秦始皇帝詔命,即日大秦皇十八子胡亥繼位,為二世皇帝。今朝,二世皇帝元年。”
雷鼓聲伴隨著號角聲,再次響起。
頭戴珠簾冕冠、身穿黑色龍袍、腰佩寶劍的胡亥,在眾多隨從的簇擁下,一臉得意地走在禦道上。
胡亥踏上石階,正滿心歡喜準備去接受加冕時,忽然聽到群臣發出一陣驚呼。
抬頭望去,隻見階梯最頂層,出現一個身長五尺有餘的白衣少年,單手舉著卷軸.神色自若,俯視著階下群臣,正是嬴長生。
突如其來的異常,令不知情的群臣議論紛紛。
"這不是扶蘇公子之子嗎?”
"神童公子長生,他為何在此胡鬨?"
"聽說,扶蘇公子家眷失蹤數月,為何隻有公子長生在此?”
"小兒竟敢這般胡鬨,有辱斯文!”
就在群臣議論紛紛之際,趙高一群人卻是另一番景象,連同胡亥。
他們一時間錯愕當場,不知應對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