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2 / 2)

繡鸞記 螢實 3129 字 6個月前

老秋樂嗬嗬地,“老爺,預備了薺薺菜的小米粥,蘿卜餡兒的大包子,韭菜炒雞蛋,香椿頭拌豆腐,美不美家鄉水,您老彆嫌棄,好歹吃一口!”

老太爺笑咪咪地,“不忙,略歇歇再吃飯。秋子,聽說你添了個孫子?”

老秋憨憨一笑,“老大家二月裡添的,還沒出月子,等擺酒時,請您老來賞個臉?”

“好說!”老太爺說著任由老秋扶了他進屋。林珩看著人收拾下了車上的東西。流連把食盒裡剩的食物給院裡來看熱鬨的小孩子分了分,娃娃們拿到這麼稀罕的吃食,太興奮了,尤其是豆沙餡粳米發糕,真是美味。老秋家的兩個大一點兒的女孩兒,帶著珊姐兒去玩。

看墳的老秋不是下人。

老秋的輩分兒小,年齡比老太爺小十來歲,雖然早已出了服,但是關係還是很親密。老太爺把捎來的禮物給了老秋,雖然不過是幾盒點心蜜餞和冰糖,但是老秋還是很感動,搓搓手,有點不好意思。

老秋以釀酒為業,酒糟喂豬,家中很是殷實。林家僅有一百多畝祭田,由老秋種著,除了祭祀外,每年給林府三十石糧,剩下的就作為酬勞答謝看墳人的辛勤看護。老秋把提前看好的幾蓬柳樹頭砍回來,林珩和琰哥兒用花絲把紙花綁在柳枝上,黃的粉的紅的,綠的葉子,紫的花芯五色燦爛,滿樹繁華。流連很快掌握了決竅,剪得又快又好。老秋陪老太爺在旁邊喝茶,扳著手指算應該剪多少。

除了紙花,穀秸夾的拉花是每個墳都要插的。穀秸是老秋精心挑好的,粗而且長,葉子都留著。老秋媳婦邊剪邊嘮叨剪紙花的種種禁忌穀秸的葉子不能揪光,否則家中出光棍兒,也不能不揪,否則會娶邋遢媳婦,最好留頂上三四片葉子,尖兒也不能掐,否則後人長不高,彩紙不能比穀秸長,否則後人會怕老婆。一般自家的墳頭上插四枝,旁係的墳上插一枝,誰家墳頭上熱鬨,說明誰家的人手旺,因此常有做弊多插的……

吃過早飯,老秋領著孩子們過來幫著抱東西。墳離得極近,一路上,極目遠望,到處都是紙花迎風招搖,看起來興致勃勃的,哪有墳頭應有的淒涼和哀愁呢?

擺開供品,老太爺領著諸人磕了頭,林珩領著流連和琰哥兒和珊姐兒,給父親磕了頭。氣氛一時很沉重,琰哥兒伏在地上痛哭起來,珊姐兒也不知所措地哭起來。流連抱起珊姐兒小聲哄著。老太爺拉起琰哥兒,任由他摟著自己的腰哭。

老秋幫著林珩插上紙花,給每個墳頭都添了土。

供品是不能拿回家的。每個人都要吃一點兒,剩一點兒給鳥。據說吃了供品能讓小兒膽子大,不生恐怖。林珩將供品散了,與流連分食了一個苜蓿包子。包子是老秋預備的,清素美味。老太爺也吃了一角黃糜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