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絕不能封國公(2 / 2)

李泰追封泰國公,以國公之禮葬入皇陵,喪葬諸事著齊國公長孫無忌全權負責,讓其早日入陵。

楊妃作為幫凶,已畏罪自裁,追封藝德淑妃,葬入朕之妃陵,蕭禹作為幫凶,削爵為伯,革職待家。

可聖旨未至,蕭禹已畏罪自裁,念其夕日之功,不予追罰,追封宋國公,子孫承其伯爵,襲子爵位。

範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在京分支,滿門抄斬,家產充公。

所有刺客,待查明身份,一律誅九族,吳國公尉遲恭禦下不嚴,以致刺客逞凶,念其救駕之功,功過相抵。

齊國公、萊國公、梁國公、宿國公、翼國公等救駕之臣,忠心護主,義貫金石,賜入朝不趨之權。

賞金葉百片、白銀千兩,錦緞百匹,侍女十人,餘下百官,賞金百兩,白銀千兩,以堪嘉獎,欽此。”

無舌公公念完聖旨,這件事情也就此定性了。

百官轟動。

他們震驚的不是那些賞賜。

而是李泰和李恪之死,聽這意思,這兩人已經被李世民賜死了。

並且還要辦喪事,這說明李世民沒有找人替換,讓自己的孩子隱姓埋名活著,再加上蕭禹和楊妃的畏罪自裁,李世民一夜白頭,更加佐證了這一點。

大唐開國十餘年來,一連兩位親王被賜死,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為了穩固李承乾的太子位,李世民連親兒子都殺?其中還有一個嫡子!

這奪嫡之爭,就這麼結束了。

以一位嫡出親王和一位庶出親王,外加一個國公和一位寵妃,以及四姓六望在京分支滿門抄斬而宣告結束。

還好,這一次沒什麼官員牽扯到裡麵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這時候還能說什麼,事情都已經定性了,反駁已經沒用了。

但是李世民這麼殺下來,讓許多老臣起了乞骸骨的想法,讓一些隨著李世民打天下的臣子產生了開始逐步放權的想法。

李世民的心,太狠了。

為了大唐的安定,至親都殺。

更何況說他們這些功臣了。

由此可見,繼續跟李世民混,到時候一定會落得個鳥儘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

早早的退下來吧。

放下手中權,當個無憂的權貴其實也很好,不是麼?

李世民坐在上麵,看到百官臉色各異,以為百官是在驚歎自己處理這件事情的雷霆手段。

卻並不知道這讓李世民在臣子的心裡害怕的種子已經從一個嫩芽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