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板曬製鹽(1 / 2)

謝正卿這邊,得知王伽目前又押送一批犯人正往著嶺南的方向而來,於是也不急於回去,除了先前合作的那些乾貨和奢侈品,他又盯上了蚊香的生意。

蚊香是封樂獨有的最有效的滅蚊方法,不僅嶺南一帶用得著,整個大焱疆域內隻要遇上天氣炎熱的都要用得上這玩意兒,隻是中原往北一帶蚊蟲沒有那麼猖獗,而且路途遙遠,等他回去夏天都快過去了,於是打算在這一兩個月先賣蚊香,從瀝州境內的各個郡縣拓展到整個嶺南地區,以東南海岸如此特殊的環境和氣候,蚊香準能一炮而紅。

春熙巷的作坊如今人手加起來已經多達二十人,正在加足馬力開工,每天有數萬盤蚊香麵世,此時正是擴大銷售的最佳時期。

謝正卿說乾就乾,帶著商隊第二天裝了十幾馬車的蚊香就往隔壁幾個郡縣而去。

作坊那邊也因此直接進賬了幾百兩銀子,當初剛來封樂時候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窘境總算是一去不複返了。

作坊的事情如今大部分都交給蘇二爺處理,如今他已經完全上手,不需要蘇韻再事事跟進,因此當秋夢期提出要去石盤村,蘇韻也能隨時抽出身來。

等到了石盤村,才發現這個村子賴以生存的,其實是鹽田。

按理說在古代,鹽的價值最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貨物,其珍貴程度甚至一度可以代替貨幣流通,然而以生產鹽巴為主的石盤村家家戶戶卻都窮到吃不上飯,其中的原因,除了嚴苛的鹽稅,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那就是這裡的人采用的是舊式製鹽法。

這種製鹽法主要通過兩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引水製鹵,通過在海濱附近建設鹽田,通過開挖河道的方法引進海水,鹽田的底麵光平鋪草木灰,用來以吸取海水中的鹽分,再通過日曬曬成鹽鹵。第二步是取鹵煎鹽,將達到一定濃度的鹽鹵,用大鐵鍋燒煎製成細鹽。

悲催的是這個村子地平線高出海麵很多,周邊又多山林,根本沒有開挖河道,都是通過人力一擔一擔地把海水挑到鹽田裡,這個效率能把鹽水交上去都不錯了,根本談不上溫飽。

而且這種蓄草煎鹽的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成鹽慢,產量低,成本高,質量差。

蘇韻一到地方就直搖頭。

秋夢期不懂製鹽,隻能寄希望於身邊的高知分子。

這裡不是她的主場,她隻負責來陪同。每每到這個時候她總會覺得知識就是生產力,這個真理在哪個時代都管用。

“必須改變方法,熬煮法製鹽效率太低了。”

圍在周邊的民眾聽聞此言,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無非是說這位女師爺小小年紀怕是以前都沒見過曬鹽,空口白牙就否定了他們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製鹽方法。

大部分人認為,石盤村之所以鹽產量過低,就是因為沒有能挖通河道引水上岸所致。

“秋大人,若是咱們挖通河道,海水源源不斷,就省了擔水的人力,大家都把精力放在煮鹽上,產量必定上來。”附近的

裡正點出了他們認為的問題。

其他村民紛紛附和,因為靠人力擔水確實耗費了他們大半的精力。

“大人,不如請人開挖河道吧。()”

;?()_[(()”

一旁的村民聽了,有些不太高興,“如今百姓的賦稅一年比一年高,朝廷拿這些銀子也總得給百姓做點事吧。”

陪同的戴熊見狀,忙將那人喝住,“陳叔,該怎麼做,大人自會定奪,不可在此妄言。”

那村民才意識到自己竟將牢騷當著縣太爺的麵給發了出來,趕緊伏地告罪,退了下去。

戴熊數日來沒少跟蘇韻打交道,知道此女當真是腹中有乾坤,不是一般男兒所能匹及的,又得知她是前太傅之女的身份,後來見她態度都要恭敬不少。

“蘇姑娘,某知道你必定已有對策,隻要鹽田增收,讓我們做什麼我們都願意。”

蘇韻這才點了點頭,隨即斬釘截鐵道:“摒棄熬煮製鹽法,啟動新的製鹽法。”

秋夢期一聽到她這樣的語氣,就知道她心中已有章程,並且是有十分把握的辦法,底氣也跟著上來了,“製鹽法改革一事,全權由蘇姑娘做主。”

村民們麵麵相覷,覺得這位年輕的縣令有點不靠譜,跟著一個小姑娘亂來。

秋夢期見狀走到蘇韻身邊,低聲詢問了一下大致的詢問方案後道:“這次製鹽法改革,本縣打算保留一半的鹽田繼續使用以前的法子,一半采用新法,如此也好作比較,大夥可以自行選擇是保持舊法還是選擇新法,不過選擇新法的鄉親們,以一個月為期限,如果你們按照新法製鹽所得沒有舊法高,本縣將會按舊法產量的兩倍對你們進行賠付。”

此話一出,形勢瞬間就往一邊倒,就聽到有人紛紛喊道:“大人,草民願意試一試新法。”

“草民家也願意——”

“草民也願意采用新法——”

隻要有縣令擔保,舊法就算收成不好,但有兩倍賠償,傻子才不乾。

但仍然有人還是不願意相信他們,寧願不要這個雙倍賠償也要堅守著舊法,尤其是一些老頑固,最看不起這些年輕人,覺得他們空口白牙不了解狀況,並想借此給她們一個教訓。

“大人,即便采用新法,我們還是得擔著水,實在是太耗費人力了。”

“無妨,衙門會出銀子給大夥建造一批水車,這些水車大家要好好愛護,往後若是壞了則由本村自行籌錢修建。”

最近整治戶房又抄了孔元亮家,先前工錢支出還剩四萬多兩銀子,此時不用還留到什麼時候。

聽說衙門要出銀子修建水車,大家對這玩意兒又好奇又興奮,什麼水車這麼神奇,能從那麼落差那麼高的地方把海水給引上來的。

“想采用新法的鹽農

() (),

?(),

去裡長處進行登記,等前期準備好後,一個月之後開始製鹽,到時候大家再好好比較一下,到底是舊法好還是新法好。”

之後數日,蘇韻則一心撲在了板曬製鹽工作上,三天兩頭往返於石盤村和縣城之間。

秋夢期擔心她的安全,同時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走到群眾裡麵去,幾乎每次都跟著。

她雖然不懂水利不懂科技,也不懂製鹽,但有她在,各方麵的事情都好協調。

附近村子的木匠都集聚石盤村,忙碌著要打造水車製作鹽板。

水車是根據蘇韻的圖紙來進行製作,要費一番功夫,但鹽板就容易多了,鹽板一般用杉木製成,長2米,寬0.8米,四周有槽沿高0.1米,幾塊木板合起來就能拚成。

在對工作量還不確定的情況下,按照一個勞動力負責十五塊鹽板來準備,要是以後忙得過來,再自行增加。

在水車還沒製造出來之前,有些村民已經按捺不住,一擔擔地去跳水放入鹵池。

村頭的陳三家最是最迫不及待,帶著媳婦兒子一大早開始就去挑海水。

蘇韻也想看到具體的效果,開始手把手教陳家人曬鹽。

先是把鹽板鋪開倒入適量鮮鹵,天氣好一點就多倒一些,其他就不用再做什麼了,任其風吹日曬,隻要天氣不錯,每天到了下晌的申時左右,鹽板底上開始出現鹽粒結晶,並且越來越多。

鹽農隻需要在太陽下山之前用刮條把這些鹽巴刮到鹽籮中,瀝去殘鹵,就得到了原鹽。

操作就是這麼簡單,也不容易含有雜質。

經過幾天的實驗,如今正是夏季較熱的時候,每塊鹽板可產原鹽大約六斤,日頭小一點,也能鏟除原鹽三到四斤。

蘇韻估算了一下,如果是冬天這種溫度較低、日照短的季候情況,大概產出的原鹽也能有兩斤,如果晴天又遇上大風,產量會更高些。

以目前一人管理十五塊鹽板的工作量來計算,一對夫妻三十塊鹽板,早上鋪開鹽板灌上鮮鹵後直到傍晚收鹽,中間不再花費其他勞力,像如今夏季,一天能產出原鹽大概有一百七十到兩百斤原鹽。

要知道,如果使用舊法製鹽,人均年產最多年份也不足500斤。

這才曬了兩三天,得出來的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沒想到新法如此厲害,這樣一來一人一個月就能搞定以前一年的產量。

有些村民並不相信,第二天一大早就守在陳家的鹽田邊上,幫忙一起去挑海水,很快挑夠了鮮鹵,一群人就冒著太陽圍在鹽田周邊看,直到親眼看到了鹽板上一粒粒鹽析出來才相信,晚上刮鹽的時候,裡長拿著秤來稱重,鹽農們這下子是徹底服了。

陳家人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原本還有些人想堅持舊法,見到這景象,哪裡還繼續硬氣,第二天急吼吼地帶著老婆孩子上山砍樹製作鹽板,生怕落後彆人一步曬出的鹽少了虧大了。

蘇韻心裡也是開心的,這些知識都是在現代

() 時候看的理論知識(),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