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彭越撓楚,丹妮遊擊(2 / 2)

我成了龍媽 辣醬熱乾麵 7690 字 10個月前

多多益善,永不滿足。

因為丹妮最初級的誌向便是征服厄索斯大陸,未來她還會報複玉海諸多對她宣戰的城邦。

她需要小弟隨她征戰四方,幫她治理地方。

伊耿瞥了昆廷一眼,彆有所期地說:“其實,我也需要白騎士。”

昆廷乜斜他一眼,沒任何表示。

“唉,你還是先......”丹妮扶額歎息。

還是先讓道郎大舅認下你這外甥吧!

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麼好說話的。

呃,龍女王這不是好說話。

無論伊耿身份真假,她都不會對他掏心掏肺。

桌子上舔一雙筷子,金字塔裡收拾一間屋子,就把他打發了。

事實上,克林頓、鴨子騎士、亞夏拉都算伊耿的人。

可他們都在為龍女王打白工,工錢完全足夠抵消伊耿在她這兒的消費。

不,她還有的賺。

可假若他是真外甥,道郎一定會對他掏心掏肺,送女兒,送士兵,送錢糧,一路披荊斬棘、嘔心瀝血,力保他登上鐵王座。

兩人預備付出的成本不一樣,“投資”的謹慎度自然也不同。

偏偏此刻伊耿肯定更喜歡“和藹可親”、一直叫自己大侄子的丹妮姑姑,反而不喜歡頑固不化、不允許他叫‘表哥’的多恩老表。

這可真是......

......

大戰將至,奴隸灣的海貿完全終止。

龍女王正式宣布,奴隸灣進入戰爭狀態。

餐飲業、旅館、酒店等服務性行業幾乎全部關門歇業,除了製造業的技術工人,城裡的居民,無論男女老幼,按照戶籍製度,一個沒得跑,全家加入“大躍近之最後衝鋒”的項目。

也不要這些“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種小麥、水稻等“高技術”作物,他們隻需漫山遍野清理雜草,然後插上紅薯秧子、埋下發芽的土豆半即可。

按照學士們的計算方式,距離凜冬僅剩10天,丹妮也不確定凜冬後氣溫會不會驟降。

她隻能做最壞打算,用高產量、低生長周期的作物賭一波。

除了農業上的安排,丹妮還正式封鎖奴隸灣,完全關閉海上貿易。

嗯,在奴隸灣入口有一座狹長島嶼——現被丹妮命名為“自由少女島”,島嶼把進入奴隸灣的海口隔離出兩條海峽。

東邊的海峽窄,前往彌林、凱淵、阿斯塔波三城的海船多從東海峽經過。

這條海峽又被稱作“東自由少女海峽”。

西邊的海峽寬,更靠近托羅斯、艾蕾莉亞兩座城市。

之前丹妮隻掌控東自由少女海峽,因為西邊的海峽平均200公裡寬,無法完全封鎖。

現在依舊沒法封鎖,但丹妮開始修複自由少女島兩端的城市。

在瓦雷利亞時期,奴隸灣東邊的彌林、阿斯塔波、凱淵屬於吉斯;奴隸灣西邊的波拉什、艾蕾莉亞、托洛斯、自由少女島,都屬於瓦雷利亞。

自由少女島兩端各有一座城市,古紮依和維諾斯。

四百年前大災變,瓦雷利亞爆炸、陸沉大海,恐怖海嘯波及周圍上千公裡,自由少女島整個被淹沒,島上居民幾乎死絕。

等潮水退下,古紮依與維諾斯也成了廢墟。

吉斯人奢華墮落,不思進取,壓根沒想過占有自由少女島這處戰略要地——北控奴隸灣,南連新吉斯與夏日之海航道。

等丹妮成為奴隸灣女王,才開始把島上的小漁村收編成新自由民,女王的權柄也正式在島上彰顯。

不過,最近幾年,女王的國策是“農業生產大躍近”,沒花費大量精力開發自由少女島。

等她開始把第一、第二艦隊調到島嶼南邊端時,那裡勉強也隻重建出一座居民不足千戶的小鎮。

自由少女島長超過三百公裡,南北兩端的小鎮分彆被女王命名為“南安鎮”和“紐約”。

呃,龍女王真計劃在奴隸灣的入口立一座高舉火炬的自由少女雕像。

其實,她起初還打算以馬民立國,弄個大青果,把奴隸灣的阿斯塔波改名倫敦,彌林改名巴黎,凱淵為華盛頓......

大青果治下的倫敦、巴黎、華盛頓、柏林、莫斯科、東京、羅馬、維也納,八大城邦。

似乎很帶勁?

好吧,後來這個惡搞的想法被她放棄,畢竟,她自己就是這個國家的女王。

掛著‘大青果女王’的名頭,龍女王惡心彆人的同時,也膈應了自己。

不過“紐約”還是保留下來,自由少女像搭配紐約才和諧。

南安鎮距離托洛斯不足三百公裡,故而,成為龍女王襲擊盟軍的橋頭堡。

嗯,她此時並不打算永久占領托洛斯。

龍女王要學彭越。

古有彭越撓楚,今有丹妮撓盟。

她要撓得盟軍首尾不相顧,最終,把他們的底牌逼出來。

她覺得小惡魔說得對,盟軍可能有龍!

我成了龍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