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也淘氣,趁著他打瞌睡的時候摸他胡子,他倒也不惱……
這些陳子桑自然是不清楚,都是陳清風來她家說給她聽的。
陳子桑以為祭祖那日,她劈頭蓋臉狠狠責罵了陳清風,陳清風便會不再理她。
畢竟在她眼裡,陳清風是屬於很有性格的孩子。
誰知這家夥,就那半個多月沒來找她!
自從學堂新來了夫子,他又隔三差五的來她家。每次來都抱怨這年紀大點的夫子不如蘇祈安,講不出他喜歡的東西……
陳子桑聽得久了,心中便生了厭煩!
遂勸告他,即使這個夫子如何不如蘇祈安,那也比他懂得多。他還是應該保持謙遜的姿態。
陳清風倒也聽勸,還準備參加春季的鄉試。
大澇後的秋收,地裡的收成並不是很好。
陳子桑的月信,也在這個時候來了。
這裡沒有衛生巾,王秀蓮教她用麻布將草木灰裹起來用。
一開始陳子桑對這法子嗤之以鼻,後來適應了,才發現並沒有想象中得不好!
陳子桑心中不禁有些讚歎,果真是人民群眾不僅出智慧,人的適應性也強。
她現在基本已適應這裡,有了新的親人和夥伴,有了新的目標。
公西景明給她那串的珠子,一直被她放在床頭裝衣服的筐裡。
一開始,她總在房裡總能隱隱聞到沁人心脾的香,尋了許久才發現是珠子的香味。
她找了一根粗麻繩係住,掛在了脖子上,當成天然香囊。
看來,古人的香囊同香水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秀蓮去找了幾次花婆子給陳子平說親,花婆子卻推說要秋收忙過,才有時間張羅。
有了李杏芬女兒那事,王秀蓮認為花婆子是聽信了村裡的閒言碎語,才說這些推口話,她回到家中臉色十分難看,在陳清泉跟前不停抱怨花婆子沒眼光。
“那花婆子,做了這麼多年媒,這次竟然看走眼。我家子平多好孩兒”
花婆子那裡沒有時間張羅,但王秀蓮和陳清泉商量決定過完年,便花些錢把家中房子翻一翻,來年給陳子平娶親。
不過夫妻倆說
這些都是避開陳子桑,他們怕閨女聽見了多想。
秋收日子裡天氣很好,陳子桑一家子趁著日日都晴,拉著牛車很快便把田壩裡的紅薯收回來。
陳子平要去縣裡,賣他在山裡套住的野物。
陳子桑這次也跟著去了,他們現在有了牛車,雖然比不上馬車的腳程,但也方便了許多。
她和陳子平去了蕭塵瑞的藥鋪。藥鋪裡他們並沒有見到蕭塵瑞,但卻在藥鋪的 大堂裡見到了坐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