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都好就好。”
劉興策聞言,也是笑了笑。
馬聰又開口對劉興祚和袁樞邀請道:“大帥,袁公子,咱們進正堂詳談可好?”
“伯應,走吧,咱們一起進去。”???.????????????????????.??????
劉興祚轉頭對袁樞伸手示意。
正廳內,幾人坐定後,府上的仆人送上熱茶後,劉興賢這才有些激動的對兄長劉興祚說道:“大兄,你可算是逃出來了,我們這段時間可是擔心死了!”
“好了,好了。”
劉興祚起身,走到自己弟弟的身邊,拍了拍劉興賢的肩膀。
“我現在不是已經沒事了麼。”
劉興賢重重的點頭,然後又有些擔憂的說道:“大兄,你我兄弟已經逃出了盛京,那母親和家裡人什麼時候可以救出來?”
劉興祚轉頭看看向了袁樞。
後者笑道:“家父現在應該已經給陛下上書,隻待陛下同意,就可以將碩讬押送過來。”
劉興祚兄弟倆聞言,當即走到袁樞的麵前,恭敬躬身道:“劉興祚謝過袁公子,謝過袁閣部!”
袁樞起身,臉色鄭重道:“二位,得謝過陛下!”
兩人聞言,趕緊對著京城的方向叩拜。
有了袁樞這番話,劉氏兄弟也算是放下心來。
劉興祚整理自己額心緒,重新坐下,然後對馬聰問道:“馬聰,現在遼南四衛的情況如何?”
馬聰回道:“大帥,遼南四衛的漢民們生活困苦,對建奴的統治十分不滿,隻要大帥一聲令下,必定有許多人願意歸順大明。”
關於帶領遼南漢民歸明這件事,馬聰也聽劉興賢和袁樞提過,自然知道劉興祚的意思。
劉興祚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決意:“好,那我們就從金州開始,看看有多少人願意隨我們?一起歸明。”
袁樞也讚同道:“劉兄說得對,我們應該先從金州衛入手,儘量吸納其他三衛的漢民,隨我們一起去登萊。”
見這兩人都這麼說,其他人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意見。
劉興祚又對馬聰,問出了另一個關鍵的問題。
“馬聰,金州衛現在有多少守軍?”
“回大帥,金州衛現有守軍一千七百人,都是以前的老兄弟。”
“其他三衛的情況,你可了解?”
劉興祚繼續追問道。
“大帥,遼南四衛,唯有海州駐紮的人數最多,大約有兵力三千餘人,其中一半是建奴的馬隊。”
“蓋州衛有兵力一千餘人,皆是漢軍。”
說到這裡,馬聰頓了頓,抬頭看了眼劉興祚。
後者輕歎一聲,聲音有些低沉。
“馬聰,複州什麼情況?”
“大帥?,複州也有守軍一千餘人,皆是漢軍,備禦是李魁。”
馬聰一咬牙,回道。
劉興祚深吸一口氣,當年因為他的原因,?致使複州兩萬多漢人男丁被屠殺,?直到今日,劉興祚每每想起還是夜不能寐。
正廳內這些人對此自然也都清楚,所以也都一言不發,靜靜的等著劉興祚的決斷。
半晌後,劉興祚霍然起身道:“我親自去一趟複州!”
“大兄!不可!”
“劉兄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