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宮。
朱由檢回來後,簡單的洗了把臉,就開始按照後世的記憶,開始在紙上書寫起來。
寫的內容就是對大學堂的安排。
現在那所學堂還是有些小了。
不過,西苑那邊足夠大,可以再皇家科學院一側,新建一座建築群,就像是後世的綜合性大學一樣。
反正現在有水泥這個大殺器,大規模的基建已經成為了可能,對人力和財力的消耗也大幅度減少。
無非就是再加大對水泥作坊的投入,提高水泥的產量,再找個地方建立磚窯。
水泥、磚頭,這些能花幾個銀子?
有了學堂,接下來就是課程安排。
按照朱由檢的構想,新的大學堂,不隻是要教授儒家經典,還要加大自然科學的占比。
像是術數、經濟、軍事理論等這些東西,都要加進去。
再加上宋應星、王徵、畢懋康這些人教授一些自然科學理論,將來做個地方官應該是夠用了。
用了近一個時辰,朱由檢才算是把自己的想法,形成了文字。
等墨跡乾透之後,朱由檢將之遞給方正化,吩咐道:“讓人交給宋應星。”
“臣遵旨!”
等方正化出去後,朱由檢又暗自思忖起來。
“不如讓新科進士們,也都去皇家科學院學習一番。”
朱由檢右手食指敲擊著桌案,低聲嘀咕了一句。
當初想要用他們這些人填補山東官場,朱由檢特意把這些人全部召集起來,集中給他們講了幾天的課。
隻是讓朱由檢沒想到的是,山東那邊的地方官竟然硬著頭皮認了,沒有趁機生亂,這些人也就暫時沒了去處,又被朱由檢安排去六部觀政去了。
想了半晌,朱由檢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一切等京察結束之後再做打算吧。
就在朱由檢想著怎麼安置這些進士們的時候,髙時明進來秉奏道:“皇爺,陽羨侯和兵部李侍郎求見。”
朱由檢一聽兩人的名字就知道,這兩人進宮,一定是因為武舉之事。
“宣!”
兩人進入偏殿,施禮後,各自落座。
不等兩人開口,朱由檢就率先問道:“可是武舉之事?”M.XζéwéN.℃ōΜ
李邦華起身道:“陛下聖明。”
“經過近一個月的考舉,崇禎元年共有六十八名武進士。”
說著,李邦華從自己的袖中取出一份名單。
朱由檢接過來後,認真的查看起來。
結果讓他很是失望,他從這分名單上沒找到任何一個熟悉的名字。
當然,鄭芝鳳除外。
將名單放在桌案上,朱由檢開口道:“那就趁熱打鐵,明日在皇極殿,舉行文殿試,文試進行兩個時辰,然後去西苑,在上直衛的校場,舉行武試,朕會親自觀摩。”
“臣遵旨!”
李邦華和盧象升兩人起身應道。
大明從建國伊始,就對武舉不是很看重。
之前就說過,在朱由檢之前,大明一直都沒有武舉殿試。
也就是說在朱由檢之前,大明沒有武狀元這個說法。
按照真實的曆史,要等到崇禎四年,一根繩兒才會舉行武舉殿試。
朱由檢這也算是讓武狀元提前出世了。
……
翌日,一大早。
朱由檢就在方正化的伺候下,穿上了柘黃色的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