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祭酒,西山這邊人口越來越多,各種作奸犯科之事,也是層出不窮,您看是不是向陛下上書,在此置縣?”
一名皇家科學院的書吏,滿臉憂愁,低聲對宋應星建議道。
因為皇家科學研大部分工坊,都搬遷到西山這邊的原因,宋應星平日裡可是沒少來這邊。
對這邊的情況很是清楚,聞言緩緩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這裡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各工坊的工匠,每月月俸很是可觀,難免不被京裡那些地痞無賴們盯上。”
“但是置縣的話,是不是有些不合適?西山這邊就算是加上之前那些農戶,也就不過隻有三四萬戶,況且這裡本就是宛平縣所屬,重新置縣的話,宛平縣那裡恐怕不好處置。”
宋應星也有他的擔憂。
“宋祭酒,宛平縣現在對這裡的許多事,已經無力處置,如果不能置縣的話,那就得加強宛平縣的力量。”
書吏繼續建議道。
宋應星點了點頭道:“罷,本官進宮,看看陛下是什麼意思。”
紫禁城,乾清宮。
宋應星在王承恩的親自引領下,來到了東暖閣。
“臣,皇家科學院祭酒宋應星拜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宋卿,快快免禮!”
“賜座!”
“大伴,清明時韓讚周送進宮的明前茶,給送宋卿斟上一盞。”
“臣惶恐!”
對皇帝的熱情,宋應星有些心驚膽戰。
古人嘗言,伴君如伴虎,宋應星在京裡這麼長時間,也發現了為人臣者,和皇帝這種生物走得太近不是什麼好事。
朱由檢擺了擺手道:“宋卿無需如此,這兩年,皇家科學院在卿的主持下,愈發的重要起來。”
“尤其是大學堂那邊,更是欣欣向榮,朕心甚慰。”
相比起不斷取得成果的皇家科學院,朱由檢更看重的就是皇家大學堂了。
和朝廷的國子監不一樣,大學堂那邊培養的,都是時下被人看不起的所謂工匠。
但在朱由檢的眼裡,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人才,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工科人才。
宋應星聽到朱由檢如此誇讚,趕緊起身道:“臣當不得陛下如此看重。”
“好了,不說此事了。”
“卿今日入宮所謂何事?”
“回陛下,臣今日請見,是為了西山那邊的事情。”
“隨著西山那邊的工坊越來越多……”
宋應星將西山的情況,詳細的和朱由檢說了一遍。
後者聽後,緩緩點頭道:“宛平縣確實不適合再管理西山事務。”
“朕看不如在西山重新建造一座新城,卿以為如何?”
宋應星聽後,有些遲疑起來。
“陛下,再建一座新城?這……”
朱由檢挑眉道:“卿以為不妥?”
“陛下,建造一座新城的花銷絕對是驚人的,以眼下朝廷的情況,恐怕很那支撐的起。”
“如果新城不用木料和石頭,而是使用水泥呢?”
“回陛下,水泥的產量相對需求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單單是草原上那幾座正在建造的城池,所需要的水泥就已經是天文數字,如果這個時候再建一座規模龐大的城池,恐會綿延日久。”
朱由檢聽完宋應星的話,開口問道:“草原上不能建立水泥工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