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城。
在徐允禎西進的同時,廣寧的明軍,也在袁可立的親自的率領下,開始東進。
隨著皇太極的後撤,建奴在三岔河以西,已經沒有任何的抵抗力量,明軍這一路,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直抵三岔河。
京裡的援軍,此時也已經通過登萊水師的艦船,從遼河口登陸。
這一路的兵馬,主要是河南和山東兩地藩王的護軍,領軍的不是彆人,正是各家的藩王。
袁可立在數百名親兵的護衛下,連夜趕到三岔河河口附件的娘娘宮。
他雖受皇命,總掌遼地戰事,但畢竟是臣子,還是需要去拜見諸位藩王的。
福王的中軍大帳內,魯豫兩地的藩王,或者是世子、世孫,此時都聚集在了這裡。
“臣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袁可立,拜見諸位殿下!”
袁可立一進入中軍大帳,就中氣十足的大聲喊道。
隻是,還不等他彎下身去,福王朱常洵就趕緊將其拖住了。
“袁閣老客氣了。”
“快快請坐。”
親自將袁可立扶到上首的位置,?朱常洵笑道:“袁閣老,我等臨行之前,陛下就專門交代過,此戰以你為主,我等聽吆喝就行。”
袁可立聽他這麼說,也是鬆了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些藩王仗著自己的身份,對自己的命令陽奉陽違。
現在諸王之首的福王已經表態,那他心裡的大石頭總算是可以落地了。
“好,殿下既然這麼說,那臣也就不矯情了。”
“敢問殿下,這次諸王共帶了多少兵馬?”
袁可立也不再繞圈子,直接對帳內的諸王問道。
福王和魯王對視一眼,前者回道:“魯豫兩地諸藩此次共帶了十二萬大軍,七萬民夫。”
“嗯?”
聽到朱常洵報出的數字,袁可立當即就皺起眉頭。
曆代打仗的時候,民夫的數量都要超過戰兵,你們怎麼是十二萬大軍,才配了七萬民夫呢?
或是看出了袁可立的疑惑,朱常洵開口對其解釋道:“好叫閣老知道,在大軍出征之前,戶部就已經將軍械、錢糧運送到了登萊,有登萊水師相助,不用長途跋涉,大軍自是用不著這麼多的民夫,登陸遼東後,這七萬民夫也足夠替大軍沿途押送糧草。”
袁可立聽後,微微頷首,繼續對其問道:“不知這十二萬大軍具體……”
足足用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袁可立才算是對這次福王他們帶來的軍隊,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等第二天,袁可立在諸王的陪同下,親自巡視了一遍軍營後,一行人重新回到了朱常洵的大帳。
袁可立當仁不讓的站在最前麵,背靠巨大的遼東輿圖,神情嚴肅的看著帳內的諸王和勳貴。
“諸位,本官蒙陛下看重,受皇命總掌遼地戰事,皇命在身,本官也就不客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