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殿下,臣在接到陛下的旨意後,就抽調了登萊水師,能夠抽調的所有海船,光是新型福船就有二十餘艘,新型海船百餘艘,還有用來運送糧草的糧船兩百餘艘,其他各式艦船也不在少數。”
劉興祚簡單的,介紹完此次出海的艦船配置後,晉王朱求桂就有些不耐道:“劉提督,你就告訴我們,這次出海可以運送多少人吧。”
瑞王朱常浩也開口道:“不錯,劉提督,我們這些人雖然也購買了一些艦船,但主要還是得指望你的登萊水師,這次出海我們可以帶走多少人?”
劉興祚對此顯然早有準備,聽到兩人的問題,趕緊躬身道:“回諸位殿下,據臣估算,加上各家王府的艦船,此次出海,大概可以運送五萬餘人南下新明洲。”
“什麼?才五萬人?”
“這麼多船,才運送這麼點人?”
“這人數是不是有些太少了,就連各府的護軍都送不完。”
……
在場的所有藩王,聽到劉興祚的話,皆是大聲嚷嚷起來。
後者苦笑道:“諸位殿下,這次我們是要遠航,不隻是要運送人員,還有諸位殿下準備的大量糧草,以及耕種需要的農具,各式機械等物資,能夠運輸這麼多人,已經是船隊的極限了。”
朱求桂極為不滿道:“諸藩出海,去往新明洲是不是需要建造宮殿和房屋,那工匠是不是需要先運過去?”
“萬裡之外是什麼情況,有沒有危險誰也不知道,各家的護軍是不是也得先行一步?”
“到了那裡,還要立即開荒屯田,那些農戶是不是也要送過去?”
劉興祚看了眼諸王,拱手道:“諸位殿下,按照陛下的意思,諸王在前期可以先聯合起來,占據一處肥沃之地。”
“然後等朝廷將各府軍民都送過去後,諸藩再逐漸往外開拓。”
“所以,臣的建議是,此次出海,先運送工匠和兩萬護軍,剩餘的船隻,再運送百姓,差不多可以運送兩萬多百姓。”
聽劉興祚說這是朱由檢的意思,諸王的反應也就沒那麼大了。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應了下來。
沒辦法,船隊就隻能運送這麼多人,你再鬨也沒用不是。
隻是,先運送誰的人,又成了一個問題。
朱常浩看了眼劉興祚,輕咳一聲道:“劉提督,本王和其他宗親有些事要是商議,你先退下吧。”
劉興祚自然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躬身施禮後,緩緩退出了正堂。
還不等其走遠,正堂裡麵就傳出了諸王的爭吵聲。
誰都想占住這個先機,自然誰也不肯相讓。
最後,經過一番“友好”的商談後,諸王還是決定,登萊水師的運力,各家平分,各府自己的船隊則是自己說了算。
有了決議後,整個水營,以及登萊數處港口,皆是變得愈發繁忙起來。
幾天後,船隊做好了出海的所有準備,諸王也各自登上了自己的坐船。
隨著一道道號角聲響起,船隻開始緩緩離開停靠的港口,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
從登萊到新明洲足足有一萬多裡路,按照登萊水師的平均速度,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單程也需要三個多月。
再加上返航的話,半年的時間就進去了。
這對從未經曆過遠航的登萊水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京裡的朱由檢,在接到登萊傳遞過來的消息後,也是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大明的海外擴張,終於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