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朱由檢的坐船停泊靠岸,一行人趕緊來到了懸梯前。
一身緋色九龍袍,外罩純白色狐裘的朱由檢,在方正化和張維賢的簇擁下,走下懸梯,眾人趕緊上前見禮道:“臣等參見陛下,恭請陛下聖躬安。”
“朕安,都免了。”
朱由檢環顧一眼跪在地上的眾人,抬手虛扶道。
“臣等謝陛下。”
徐宏基和韓讚周、劉廷元率先起身,其餘一眾文武,以及士紳也都站起身,閃開一條道路。
“陛下,臣已經命人將宮內收拾了出來,還請陛下移駕。”
韓讚周躬著身,上前對朱由檢秉奏道。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語氣平和道:“皇宮朕就不去了,朕先去孝陵拜祭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後。”
當初,?成祖皇帝進入南京城的時候,也是先去拜祭的孝陵,這完全符合禮法,朱由檢這麼說,倒是沒人會反對。
眾人跟在朱由檢的車駕後邊,浩浩蕩蕩的前往紫金山。
看著路邊的江南百姓,朱由檢皺眉道:“這麼冷的天,讓百姓都回去吧。”
同乘一座馬車的韓讚周趕緊解釋道:“陛下,這都是百姓自發前來恭迎聖駕。”
朱由檢沒有說話,隻是閉上眼睛,靠在後邊的軟靠上。
一旁伺候的方正化低聲對韓讚周道:“韓公公,皇爺不想擾民,您呐還是讓百姓先回去吧。”
韓讚周看了眼閉眼假寐的朱由檢,打開車廂的廂門,對外邊護駕的侍衛,吩咐了幾句。
待其重新回來,朱由檢這才開口問道:“眼下南直隸的情況如何?”
“回皇爺,南直隸一切如舊,隻是朝廷在北方施行的新政,還是影響到了江南。”
“無論是南京,還是地方都有些人心惶惶,有人已經在秘密串聯,想趁這次皇爺南下之際,?鼓動百姓上萬民書。”
朱由檢依舊是半臥在那裡,繼續問道:“是何
人在幕後操縱?”
韓讚周趕緊回道:“回陛下,經廠衛密查,這件事的背後之人,當是婁東二張?”
朱由檢猛地睜開眼睛。
“婁東二張?張溥、張采二人?”
朱由檢嘴裡輕聲嘀咕了一句。
韓讚周點頭應道:“是,皇爺,此二人於崇禎三年初創建複社,合並江南幾十個文人社團,複社成員大約有千餘,這些人皆是青年士子,尊東林諸人為宗主,自稱繼承東林之學問,聲勢很是浩大。”
朱由檢冷笑一聲,開口問道:“明年朝廷就要再開春闈了吧?”
方正化垂首道:“皇爺,明年是崇禎四年,確實是春闈之年。”
朱由檢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他們想要給朕上萬民書,所為何事?”
“無非就是北方的新政,這些江南士子,對北方的新政多有抨擊,認為內廷和各地官府開設工坊,是在與民爭利,戶部直管各地戶房,是在削弱地方父母官的權力。”
“還有就是市舶司問題,軍戶的問題,攤丁入畝的問題等等。”
朱由檢被氣笑了。
他沒想到,自己在北方的一係列新政,在江南這幫子讀書人眼中,竟是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