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親。”
溫儼垂首稱是。
“恩科在即,為父已經和宋應星說好了,在恩科之前,就讓你去科學院大學堂,任六品司業。”
聽到溫體仁將自己一腳提到了大學堂,溫儼的神情一怔。
溫體仁壓低了聲音道:“看著吧,此次恩科高中之人,定會被陛下重用,開科之前你先去占個名分,對你將來有好處。”
溫儼皺眉道:“父親,大學堂那些人學的可不是四書五經,他們的課業是以物理、雜學為主,陛下要重用他們?難道就不擔心士林反彈嗎?”
“原本這些人不經童試、鄉試,直接參加會試,就已經引得國子監諸公不滿,如果再被重用的話,恐會引得天下讀書人不服。”
溫體仁聞言,隻是擺了擺手,沒有再解釋什麼。
……
同樣的事,不隻是發生在溫體仁府上,但凡是出身南方,亦或是和江南有牽扯的在京官員,大部分人的態度,都和溫體仁差不多,自己不摻和,同樣也不讓家人摻和南方的事。
這兩年,京裡的這些官宦,已經被朱由檢給喂得差不多了。
有些家底的,都學著皇家和那些勳貴,在各地開設工坊。
家境不是很好的,朝廷的官俸也足夠養活一家人,還有餘錢讓家裡人做些小生意。
北方各地的這些地方官們,小日子也過得不錯,官俸就不說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想要弄個工坊,做點生意還不是手拿把掐?
現在的情況就是,隻要你能生產出來東西,就不愁賣不出去。
不說海上不斷往來的海船,就說大明自己,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以前的時候,百姓們吃都吃不飽,自然沒有餘錢花銷,但現在不一樣了,大量工坊的開設,需要的人力越來越多。
工坊招募工匠,給他們發放工錢,工匠們拿著這些工錢再去消費,又促進了工坊的生產,這就是一種良性循環。
這樣的情況下,這些人自是不會去管南方那些人的死活。
畢竟,當初你們在南方搞走私,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也沒想著分潤給我們不是?
對京裡群臣和士紳的態度,朱由檢自是清楚的很。
哪怕他現在遠在揚州,對京裡的風吹草動,也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正是因為清楚京裡對這件事的態度,朱由檢才放心的在南方折騰。
對現在的大明來說,隻要北方穩定,南方是絕對掀不起什麼風浪的。
揚州。
今天是田妃省親的日子。
全套的後妃儀仗,護衛著田妃趕往田府。
上直衛和錦衣衛也派出了大量的人手,以壯聲勢。
朱由檢這次是給足了田家臉麵。
早已經等在府門口的田弘遇,以及一乾田家的親眷,在聽到禮樂聲後,全都肅穆而立。
待田妃的車駕來到田府的門口,田弘遇趕緊上前躬身施禮道:“臣參見娘娘。”
身後的眾人也都趕緊施禮道:“臣等(草民)參見娘娘。”
一身朝服的田妃,在侍女的攙扶下,走下車駕,看到跪在自己麵前的父親,和自己繼母、姑姑、姑父等一乾親人,登時眼睛就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