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鹽案(2 / 2)

朱由檢從床榻上爬起來,揉了揉自己的後腰,對依舊躺在那裡的布木布泰道:“你也抓緊洗漱,稍後隨朕去鹽場看看。”

“是,陛下。”

用過早膳,朱由檢一行人乘車出了通州,直奔金沙方向而去。

“陛下,金沙鹽場是距離通州最近的一座鹽場,朝廷在那裡設有金沙場鹽課司,每年可產鹽一百五十萬斤。”

宋祖舜坐在朱由檢的下首,輕聲為其解釋道。

“宋卿來過?”

宋祖舜老臉一紅。

“回陛下,臣上任以來,尚未巡視各地鹽場和鹽課司。”

朱由檢倒也並未怪罪,而是對其問道:“那沈侍卿的事兒,你調查的如何了?”

聽朱由檢問起自己的前任,宋祖舜的神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陛下,關於沈侍卿之事,臣已經發現了一些端倪,隻是此事涉及戶部那邊的賬目,臣已經行文京城戶部,隻是對方尚未回文。”

朱由檢的眉頭也緊緊地皺了起來。

“和朕說說是怎麼回事?”

“回陛下,臣上任後,就立即著手清查兩淮轉運司的賬目,但在清查的時候,發現有一筆很是奇怪的進項。”

“什麼進項?”

“預提次年鹽引加銀。”

宋祖舜這句話說完,朱由檢登時就有些懵了。

這句話每個字他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放在一起是什麼意思?

宋祖舜趕緊解釋道:“陛下,這所謂的預提次年鹽引加銀,就是說那些鹽商想要在次年提到足額的食鹽,?即需要再前一年,向兩淮轉運司,預交一筆銀子,即每引鹽加價五錢白銀。”

朱由檢有些狐疑,轉頭對方正化問道:“你聽說過這件事嗎?”

方正化搖頭道:“皇爺,臣從未聽說過有此種說法。”

朱由檢的目光重新落在宋祖舜的身上,後者苦笑道:“陛下,臣在淮安多年,也從未聽說過,所以才行文戶部,想看看戶部是不是知道這筆收入。”

朱由檢冷哼一聲道:“哼!朕估計戶部是大概率沒有收到這筆銀子。”

“這個……這個什麼加銀,收了多少?”

宋祖舜的臉色更加凝重起來。

“回陛下,據臣統計,自沈侍卿上任以來,攏共收了三年,兩淮每年鹽引數量在三十萬到四十萬之間,共收銀大約在五十萬兩左右。”

“砰!”

“皇爺!”

“陛下!”

朱由檢聽到這個數字,豁然起身。

隻是這馬車畢竟不是鑾駕,直接撞到了車廂,方正化和布木布泰兩人皆是大驚。

朱由檢一擺手,阻止了想要上前查看的兩人,目光盯著宋祖舜問道:“這件事你有沒有問過兩淮轉運司的老人兒?”

“臣並未驚動他們。”

宋祖舜趕緊回道。

朱由檢眼睛微眯,右手食指輕輕敲擊車廂,半晌後對方正化道:“讓廠衛的人協助宋卿,秘密調查此事,朕要看看,還有誰參與其中。”

“臣遵旨。”

宋祖舜偷偷看了眼朱由檢,見其麵色已經恢複過來,再次開口道:“陛下,除此之外,還有淮安轉運司那邊,鹽倉裡的食鹽數目和賬目對不上,少了大約一百二十萬斤,三千大引,每引售價二十兩(售價和出場價格不是一回事),即合銀六萬兩,這大概就是當初沈侍卿不願轉移的原因。”

朱由檢冷笑道:“他是想將少的這些鹽,都推到倭寇身上。”

“臣以為應該是這樣。”

朱由檢輕輕點頭,算是認可了他的說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