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灶村,就是朱由檢他們剛才去過的村子。
聽名字也知道,這個村子裡的村民,絕大部分都是灶戶。
從村子裡出來後,朱由檢的神情就一直很是凝重。
方正化和布木布泰兩人,也都不敢說話,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裡。
半晌後,?朱由檢才開口道:“這宋祖舜讓朕來鹽場,恐怕不是讓朕看製鹽的,而是讓朕看看這些灶戶們。”
“雖說也有一些灶戶,因為製出的鹽多,可以保證自己一家人的溫飽,但絕大部分的灶戶,生活都是水深火熱。”
見朱由檢臉色不好,方正化低聲勸道:“皇爺,灶戶之事,已經存在數百年了,並非我大明首創。”
朱由檢搖頭道:“但現在朕是大明皇帝,是萬民的君父。”
“灶戶的事,是要想辦法解決了。”
布木布泰雙眸中,閃過一道異彩,但卻並未說話。
朱由檢又對方正化問道:“朕讓你給內閣的旨意,發出去了嗎?”
“回皇爺,臣昨日就已經命人將旨意,六百裡加急送往京城。”
“好,那就先等等,看看滿朝文武,能否給朕拿出一個章程來。”
他現在心裡也是一團亂麻,對鹽政也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後來滿清那一套,事後也證明不是很管用。
對新世紀的鹽政,他又不是很熟悉,或者說他壓根就不知道,後世的官府是怎麼處理鹽政的。
畢竟後世的食鹽實在是太過普遍了。
正所謂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這麼大的事,還是多聽聽各方意見的好。
……
與此同時。
親軍都指揮使,駙馬鞏永固也終於回到了南京。
鞏永固回到南京之後,第一時間就來到了守備廳。
先一步接到消息的韓讚周,和英國公張維賢、劉廷元、張樸等人,已經等在了這裡。
雙方見麵,簡單的寒暄過後,鞏永固直接問起了南京現在的情況。
“韓公公,英國公,南京各營現在是什麼情況?”
韓讚周和張維賢兩人對視一眼,前者率先開口道:“駙馬爺,這段時間魏國公頻繁尋營,和各營將校也是時有接觸,咱家已經命禦馬監的人,進駐各營擔任監軍。”
鞏永固麵色平靜,轉頭看向了劉廷元。
劉廷元拱手道:“駙馬,兵部也派員坐鎮各營,暫時沒有問題。”
鞏永固聽兩人說完後,臉上的神情也舒緩了不少,對英國公拱手道:“老公爺,京營那邊如何?”
張維賢的神情倒很是放鬆,捋須笑道:“京營和孝陵衛已經接管了內城的防務,城北的軍營,也在孝陵衛的監視之下。”
鞏永固見狀,也放鬆了下來,笑道:“其實,有諸位在,鞏某回不回來都一樣,但陛下命鞏某暫掌南直隸各衛,南京出了這種事,鞏某也不得不回轉南京,還請諸位莫怪才是。”
“駙馬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