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腳步匆匆的離開,前去安排。
一炷香後,傳旨的隊伍也來到了魏國公府前院。
“魏國公,陛下旨意。”
為首的行人司行人,有些奇怪的看了眼頂盔摜甲的徐弘基,朗聲道。
“臣南京守備、魏國公徐弘基恭請聖安!”
“聖躬安!”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聞勳貴武將,自古為國家之棟梁也。魏國公之裔,於大明功勳卓著。自朕踐祚以來,江南之安定,卿之力也,功不可沒。然近聞卿體有恙,朕心甚憂。故朕效法古之聖君,懷體恤之意,特允卿之所辭,俾卿得以安心靜養,欽哉!”
聖旨宣讀完後,徐弘基的神情倒是沒有任何的變化,朗聲道:“臣徐弘基恭謝聖恩!”
一旁的管家看了眼徐弘基,徐弘基為不可查的搖了搖頭。
將傳旨的人送走了後,徐弘基將手裡的聖旨,直接扔給了了管家。
“公爺。”
管家接過聖旨,上前喚了一聲。
“一切照舊。”
“是,公爺。”
……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晚上。
亥時三刻。
南京城城東的仙鶴門、麒麟門率先有了異動。
守備廳。
韓讚周
接到消息後,冷笑道:“果然就像英國公說得那般。”
“去,告訴周同知,立即出兵鎮壓,萬不可讓他們進入內城。”
一名內侍趕緊躬身應道:“奴婢這就去。”
隨著城東率先動手,城北的觀音門和上元門兩個千戶所,也開始向神策門、金川門進發。
城南的靈璧侯湯國祚,此時正在做戰前誓師。
“諸位兄弟,這裡也沒有外人,咱們也就不玩兒那些虛的了,朝廷想要推行新政,收回兄弟們的土地,這件事我們絕對不能答應!”
“對,絕對不能答應!”
“不答應!”
“乾他們!”
湯國祚的話說完,底下的一眾將校,立即大聲喊道。
“但朝中有奸佞,朝廷對我等的訴求置若罔聞,本爵隻得帶兄弟們行兵諫,請陛下和朝廷給我等一條活路,?諸位兄弟可願隨本爵進城?”
“進城!”
“進城!”
……
張維賢站在聚寶門的城頭上,看著越來越近的火龍。
“張信,擊鼓!”
“是,公爺。”
很快,城頭上就響起了略有些沉悶的戰鼓聲。
“這南方的天氣終究是有些潮了,就連鼓聲都如此的沉悶。”
張維賢輕聲嘀咕了一句。
隨著戰鼓被敲響,京城上直衛的將士們,也都做好了戰前的準備。
“城下的人聽著,本公乃是大明英國公,奉皇命鎮守南京,現在退去,本公可以既往不咎,但有不從,皆按謀逆論處!”
張維賢蒼老的聲音響徹城頭,周圍的親兵、將士們也都大聲喊道:“速速退去,朝廷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