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的話音一落,南京戶部尚書張樸率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逆臣徐弘基、劉廷元及其黨羽,所犯乃謀逆之罪,按大明律,凡謀反、大逆,不論首從,當儘皆淩遲處死,三族之內,十六歲……”
張樸顯然是早有準備,這一段大明律記得很是詳細。
站在班列裡,剛剛成為南京刑部左侍郎的常永華,恨得牙根疼。
這原本應該是他的詞兒!
等張樸說完後,朱由檢緩緩呼出一口氣,沉聲道:“既然大明律有載,那就命三法司按律處置。”
“另,魏國公一係除爵,所牽扯到的家人,儘數發配遼東戍邊。”
“還有那個……”
朱由檢說到這裡,轉頭看向了韓讚周。
後者趕緊低聲提醒道:“皇爺,徐仁爵,南京金吾左衛水軍千戶所千戶。”
“凡檢舉有功者,不予追究,徐維新一脈劃入京城定國公支係,由定國公一脈祭祀中山王。”
魏國公和定國公兩家,已經分家兩百多年,就算徐弘基謀逆,也牽扯不到徐希臯和徐允禎他們。
而朱由檢將南京徐家僅剩的徐維新一支,劃入京城定國公一脈,並讓定國公一脈祭祀徐達,則是將徐達的嫡係給轉移了。(定國公雖然也是徐達的後裔,但始祖是徐增壽,並非徐達。)
對這樣的處置,群臣自是不會有什麼意見。
見沒人反對,朱由檢又繼續道:“至於參與謀逆的衛所,儘數裁撤,參與軍戶,及其家人也儘皆發配遼東。”
“南京兵部……”
說到這裡,朱由檢頓了頓,環顧一眼眾人,繼續道:“南京兵部亦予以裁撤,由……”
“陛下,臣有奏。”
“陛下,臣有奏。”
朱由檢這話一出,底下的大小貓們,登時就炸了鍋。
前文就說過,南京六部以兵部為尊,負責整個南直隸及周邊各府的防務、操演,甚至還可以指揮作戰。
南京兵部尚書更是參讚機務,和守備勳臣、守備太監相互製衡,現在陛下要裁撤南京兵部,那南方的兵事該誰負責?
誰來製衡守備太監?
朱由檢見眾人皆欲出言反對,擺了擺手道:“諸卿先聽朕說完。”
“朝廷裁撤南京兵部後,會在南京設置兵部左侍郎,入守備廳,參讚機務,受京城兵部轄製。”
“南方各地衛所,日後由京城兵部直轄。”
聽朱由檢這麼說,無論是張維賢,還是鞏永固,亦或是南京六部的官員,也都不好再出言反對。
“此事就這麼定了。”
“至於這個參讚大臣的人選……”
朱由檢說到這裡,暗自思忖半晌,最後還是沒想出一個合適的人來。
這個位置很重要,必須是自己的親信大臣,而且還得知兵事,還得是文官,一時間,朱由檢還真難以權衡。
轉頭看向方正化,朱由檢開口喚道:“方正化。”
“臣在。”
“給京城下旨,命內閣和六部九卿,廷推南京參讚大臣人選,擬定名單,交朕禦覽。”
“臣遵旨。”
方正化躬身稱喏。
目光重新落在群臣的身上,朱由檢一一點名道:“英國公、駙馬、梅春、戶部、吏部隨朕去乾清宮,其餘人都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