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關於鹽政的建言(2 / 2)

“但這常州府可不是,大部分官員都是因為通倭案被三法司給拿了。”

“如此一來,你我倒是省了許多事兒,但就是……”

後邊的話,曹景參沒說。

但陳於泰卻也清楚,莫說是吳家的大本營江陰,就是整個常州府,都因為通倭案,致使大量官員下獄。

這樣的結果,自己前去赴任就不用擔心有人掣肘,但卻也要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等人也要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還要去安撫常州本地的士紳、百姓們。

還要配合朝廷,在常州府推行新政。

這一樁樁一件件,對兩個從未有過為官經驗的兩人來說,著實不輕鬆。

紫禁城、乾清宮。

朱由檢等王在晉說完後,輕輕點頭道:“既然都安排好了,朕也就放心了。”

王在晉有些為難道:“陛下,蘇州府、常州府的知府,現在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呢。”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冷聲道:“不隻是蘇州和常州,杭州府的知府牽涉銀元造假案,已經被錦衣衛下獄,揚州府知府和徐弘基過從甚密,朕也不打算讓其留任了。”

“啊?這……”

王在晉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頓時色變。

朱由檢沒有理會他,而是自顧自道:“這四個府的知府,朕已經命京城吏部遴選官員,你就不用管了。”

雖是有些失望,但王在晉還是躬身道:“臣……臣遵旨。”

……

南直隸這邊,隨著各級官員陸續赴任,局勢也逐漸的穩定下來。

而朱由檢也終於接到了,京城內閣送過來的,關於革新鹽政的奏本。

用了半個時辰,將奏本看完之後,朱由檢抬起頭,對方正化問道:“方正化,下旨命宋祖舜來留都。”

“臣遵旨。”

方正化出去後,朱由檢也站起身,在偏殿內來回踱步。

一邊走,朱由檢一邊認真思索。

按照內閣的建議,新的鹽政,當依舊是朝廷專賣,這個倒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卻要擴大鹽商的規模,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同時放開地域限製,不再勒令鹽商隻能在朝廷劃分的範圍內售賣。

按照宋應星的意見,朝廷也應取消各地的鹽道,鹽兵,隻在揚州設立一個鹽業衙門,各地的商賈們,前一日交銀子,第二天就發放鹽引,提鹽。

等出了揚州,朝廷就不管了,你想怎麼賣酒怎麼賣,讓食鹽的售賣就像是其他物品一樣。

而朝廷要做的,就是嚴令禁止任何人販賣私鹽。

禁止任何宗藩和勳戚,插手鹽政。

不得不說,宋應星說的很有道理。

朝廷隻要控製住源頭,禁止除鹽業衙門外的任何衙門,以及個人製鹽,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小書包小說網789

所有鹽商就隻能在鹽業衙門購鹽,然後分銷各地。

這樣一來,朝廷的鹽課收入絕對會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而且,既然溫體仁以內閣的名義,給自己上了奏本,那就說這些建言,是經過朝廷百官共議的。

想了半晌,朱由檢決定試試,但在此之前還有幾個問題。

一個是革新製鹽方法,大規模推行曬鹽法,另一個就是廢除灶戶這個群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