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0章 鹽務(2 / 2)

從大周開始 混亂不堪 6303 字 8個月前

大周有五千多萬的百姓,就按五千萬來算,一年下來,就算是人人都吃粗鹽,那也是一千五百多萬兩的銀子。

再刨去成本,還有鹽商們、商賈們從中賺取的利潤,一千萬兩銀子總該有吧!

再者,那些個世家大族們,各地的士紳地主們,家境主要是稍微富裕一些的,在鹽上麵的消耗就遠遠不止於此。

還有哪些運往遼國和西夏販賣的鹽,遼國的國土可是要比大周要遼闊的多的,就算是地廣人稀,可也絕少不了。

可現在呢?

大周去年一年的鹽稅竟然隻有一百多萬兩銀子,這其中還有一千乃至好幾千萬兩的利潤哪兒去了。

這就是再挖大周的牆角,動搖大周的根基啊!

如金西北一戰,國庫已然被消耗了大半,邊軍和各地的府軍也都是損失慘重,都在急劇的恢複元氣之中。

去年的時候永安帝和桓王就有意整肅鹽務了,可惜卻被那些百官們推搪掉了,在他們眼中,禮法、人倫,這些東西要遠比區區一個鹽務重要多了。

桓王數次進言都被打斷。

永安帝多次提及也被曹太後和韓大相公敷衍過去了。

可現如金鹽稅的事情一出,所有人的態度便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原本處處和永安帝作對,一直唱反調的曹太後再度恢複了沉默,對於永安帝和群臣們的商討也不再打斷,對於桓王的自薦也不再針對。

滿朝文武,便是那些因為先舒王一事對永安帝心存芥蒂的官員們,此刻也紛紛選擇了沉默。

雖然他們對永安帝不滿,可鹽務一事涉及的是國本,他們當了這些多年的官,能夠從一介進士爬到如金的位置,自然都不會是庸碌之輩。

他們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而且敢在鹽務上麵做手腳的人定然不會簡單,或者就是朝中有什麼人在給他們做靠山,否則的話,他們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在朝廷明令禁止,重中之重的鹽務上麵做手腳。

那些個膽大包天的人賺的可都是朝廷的銀子,他們的這種做法,就等於是把手伸到了國庫裡頭,直接和整個大周搶銀子。

見眾臣都沒有異議,永安帝也不再像以前一樣詢問曹太後的意見了,而是直接大手一揮,金口玉言當朝下了聖旨。

命桓王為巡鹽特使,欽差大臣,領聖旨出京,徹查鹽務,授予桓王先斬後奏之權,令其以雷霆之勢,肅清鹽務。

又命當金國舅爺,威北侯沈從興為巡鹽副使,全力協助桓王徹查鹽務,同時也護著護衛桓王的安危。

緊接著,永安帝又欽點了如金在京郊大營任指揮僉事的小段將軍,領三百侍衛去桓王帳下聽令,負責保護桓王的安危,必要的時候,充當桓王的打手。

然後又點了博聞強記的長柏也加入巡鹽的隊伍,協助桓王整肅鹽務。

而曹太後卻一直不發一言,靜靜的坐在珠簾之後,好似廟裡頭供奉的泥塑雕像一般,動也不動。

早前,在永安帝將先舒王稱為皇考之後,曹太後便徹底站在了永安帝的對立麵,不,應該說是永安帝親手把曹太後推倒了自己的對立麵。

估摸著現在在曹太後眼中,永安帝趙宗全已然成了無君無父,背信棄義,數典忘祖的小人了。

所以先前的時候,就算是局勢已然慢慢穩當了,民間的流言也漸漸消失之後。

曹太後還是一直捂著玉璽,不肯交還給永安帝。

就連一向一心為公的大相公韓章親自登門討要,曹太後也是左推右攔,每每韓大相公的話剛出口,曹太後就好似沒聽見一樣把岔開話題。

玩起無賴,韓大相公可不是曹太後的對手。

這事兒就這麼又拖了數月,韓大相公被逼無奈,求助於顧廷燁,最後顧廷燁給他出了個損招,把玉璽從曹太後手裡騙了過來,直接交還給了元祐帝。

元祐帝身為皇帝,一國之君,執掌玉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曹太後便是心中再有諸多不甘,也不敢宣之於口,自然也不能開口管永安帝要。

曹太後心裡很清楚,傳國玉璽不同於其他,當初永安帝主動交給她得時候,她可以接,可若是她主動和永安帝討要的話,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曹太後雖然貴為太後,是永安帝的嫡母,於禮法之上,永安帝還要孝敬她這個嫡母,可身為帝王,永安帝才是大周朝中地位最尊貴崇高之人。

畢竟這是皇權至上的古代社會。

曹太後若是想永安帝討要玉璽的話,那成了什麼?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會同意,甚至就連那些太後一黨的官員們也不會同意。

這事兒隻要曹太後做了,那就是自毀長城,再無回旋的餘地了。

如金的曹太後雖然依舊垂簾聽政,可卻早已不似以前,朝政大權已然被永安帝拿了回去,以大相公韓章為首的一應官員,也都悉數倒向了永安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