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衛允也很識趣的將鋪子利潤的兩成,當做分紅送給了他的這位師伯。
起先衛允是想送三成的,但秦大爺卻堅持不肯占晚輩的便宜,怎麼也不肯收下,最後兩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秦侍郎才勉強接受了衛允兩成的分紅。
衛允很清楚,這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也不會有白吃的午餐,他既然搭了秦家的船,借了秦家的力,那自然要對秦家做出回報。
儘管在秦侍郎的眼中,區區一間鋪子的兩成紅利,根本就可有可無,但衛允卻堅持,一碼是一碼。
秦家的恩情要記,但利潤分成也要給,這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因新宅子還在打理,衛允索性決定一直在秦府之中住到年後,一則在秦府之中可以全心溫書,不需要考慮其他,二則是有秦伯毅這麼一位,曾經二甲進士的師伯在,不論是經義策論,還是詩詞歌賦,他都能指點衛允。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作為戶部侍郎,正三品的朝廷大員,對於明年春闈,他知道的東西肯定要比衛允多多了。
就譬如主考考官是何許人也,他的興趣愛好,喜歡的字體,文章的風格等等,這些都是能夠影響到這次會試成績的重要訊息。
衛允可不是那些個迂腐的老古板,非要講究什麼公平公正,死抱著不放,這本就不是一個公平的時代,他講公平,彆人可一不定像他一樣。
能夠有這樣在朝廷律法允許範圍之內的捷徑,他自然不會放過,而且這些本就約定俗成的東西,朝廷也從未禁止過,畢竟能夠寫出不同風格的文章,同樣也是能力的體現。
秦大爺和秦玉章這兩兄弟相比的話,秦玉章顯然要更加的博學,涉獵極為廣泛,除了經史子集之外,便是在天文地理,道家典籍,佛門經義上麵也有涉獵。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博而不精自然也是必然的。
但秦大爺就不一樣了,昔年二人一同進學之時,便以科舉入仕為目的,專攻經史子集,策論文章,使得他在這上麵的造詣,要超過衛允的老師秦玉章不止一籌。
況且不論怎麼說,秦大爺也是二甲進士出身,而且名次頗為靠前,和秦玉章一個小小的舉人完全是兩個檔次。
是以衛允住在秦府的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頭,從他的這位便宜師伯哪裡獲得的好處,是極為豐厚的。
尤其是秦侍郎時不時的還會和他說一些朝堂之上的事情,開闊衛允的眼界,增加他對於朝局的認知和理解,使衛允能夠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朝廷的風向,這對於衛允的策論而言,無疑是有巨大好處的。
新年剛過沒幾天,衛允便告彆了這位熱心的便宜師伯,帶著小白楊和兩個貼身丫鬟,住進了自己在積英巷的新宅子。
占地足足五畝多的新宅子,比起衛家在稻香村老宅要大上許多,其中的裝飾那就更不用說了。
兩者之間的區彆,可謂螢火之於皓月!
亭台樓閣,雕欄畫棟,小橋流水,園子裡頭還中了不少的珍惜樹木,後院之中,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池塘,池塘邊上堆有假山,塘中還養的有幾十條鯉魚。
衛允直接住進了最大的正屋,秦府的管家還依著衛允的囑咐,令人在前院開辟出了專用的書房,兵器庫,以及一個頗為寬敞的演武場,專供衛允習練武藝之用。
衛允要求的那幾個大書架也早已安置妥當。
這樣的宅子在汴京城裡頭隻能算是普通的,那些個世家勳貴們的宅子,哪一個不是占地數十畝,雕欄畫棟,亭台樓閣,美輪美奐的,花費動輒便是幾十萬兩銀子。
衛家這個區區五畝多一些的小宅子,買下來不過花了三萬多兩銀子,在偌大的汴京城裡頭還真算不上什麼。
不過衛允倒是覺得正好,衛家又不似那些世家勳貴那樣,一大家子幾十口人住在一塊,自然需要更大的空間。
如今衛家的主子滿打滿算隻有五個,若是再算的精細一些,連小衛氏夫婦都隻能算是丁家的人,而不是衛家的,還有旭哥兒和子衿不過是兩個小屁孩。
一月中旬,衛允在揚州之時的同窗兼好友,原先的小胖子柳存也來了汴京,不過他的目的卻和衛允不太一樣,衛允是為了參加二月份的春闈,而他則是為了進國子監讀書。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作為淮南柳家的孫輩人物,柳存十二歲中秀才,十五歲中了舉人的消息傳回了柳家。
類似於這樣天資出眾的柳家嫡係子孫,自然會受到家族的重視,加大培養的力度,於是乎在柳家的活動下,柳存被送到了汴京的國子監進修。
為的是在下一次的會試和殿試之中,取得一個好的名次,最好直接就進一甲。
其實若隻是進修的話,衛允覺得柳家自己教導柳存要遠比進入國子監什麼的應該會強很多,但柳氏一族是否有彆的什麼考量,那衛允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