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房嬤嬤,就連老太太對其也是愈發的喜愛,不知是不是因為林噙霜的緣故,老太太對於聰明人有一種天然的抵觸感,反而對小小桃這種憨厚的,對小明蘭這種單純耿直的,倒是愈發的喜愛。
···············
時間轉眼便至七月,衛允的休沐早已結束,在六月十六那日便回去上值了,和劉明還有王離一起,整日泡在翰林院的書庫裡頭,整理和翻閱典籍。
夏日的雨天,有些悶熱,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輕飄飄,幾乎讓人察覺不到的空氣之中,好似被人加上了幾把沉重的枷鎖,沉甸甸的壓在人們的心頭,連心情都變得有幾分浮躁。
書庫乃是重中之重,自然不可能有冰鑒讓幾人去暑,書籍的保存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有句話說的不錯,心靜自然涼,當你沉浸在一件事情裡頭的時候,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似乎也沒有那麼清晰的感覺了。
衛允正在翻看地理遊記之類的書,相較於那些個繁複難懂的聖人文章,衛允更加喜歡這一類實用性比較強的書籍,還有《史記》、《左傳》、《戰國策》、《三國誌》這類史書。
讀遊記,翻閱地理,可以了解到全國各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民風習俗,而讀史書,唐太宗在魏征逝世之後,曾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衛允尚且做不到唐太宗那種通透的境界,但卻並不妨礙他通讀史書,從過往的曆史之中,已然發生過的事件之中,尋找到有助於自己的東西。
類似於沙盤演練那般,幻想著當自己身臨其境的時候,會做出怎樣的決斷,又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當做精神食糧,充實自己,強大自身。
既然已經做好了要外放的打算,衛允自然要從此刻開始,尋摸自己外放的地方,江南富庶,且又是衛允老家所在,熟悉地理人文,名風名俗。
但若真去了江南的話,隻怕衛允想要往上爬,非得十幾二十年不可。
江南富庶,相對而言,各方勢力自然也更加的錯綜複雜,想要做出政績來,若沒有幾分本事,還真不行,想要做的突出,那就更難了!
嶺南偏遠,多少數民族,且與大理、交織等國交界,環境極為惡劣,治理不易,。
東部沿海地區,因這些年海運逐漸發展起來,帶來的財富絲毫不遜色於富庶的江南,乃是朝中百官爭破了頭也有搶著去的地方。
若是想要賺錢,那東部地區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可這幾處地方,都不是衛允想去的,那麼剩下的,就隻剩下東北,北邊,以及西北三個區域了。
東北與西北皆與遼國交界,此時大周的軍力比起遼國,還是略有不如的,所有兩國之間承平已久,但邊防重地,自己不過一個區區十五歲的稚子孩童,隻怕是沒那麼容易混到這兩地的差事。
那剩下的就隻有一個西北了。西北苦寒,雖與西夏相鄰,但卻又長城和重山峻嶺為依托,是以西夏若是想要南侵,便隻有那麼幾條路可以選擇。
延州乃是邊疆重鎮,是防止西夏的東進的要害之地,乃朝廷首要,衛允一個剛剛做官沒多久的信任,自然不敢奢求,但延州往西,還有秦風和永興兩路,卻皆可作為衛允的選擇。
衛允如今正在翻看的,便是先朝一位大儒遊曆西北之時所作的遊記,其中記載了西北不少地方的風土人情,還有地勢地貌,裡頭還畫有幾張簡易粗糙的地圖。
下午申時二刻左右,翰林院中,忽然來了一個拿著浮塵的中年太監。
“李公公怎麼親自來了!可是官家有什麼吩咐?”掌院學士孫大人一見到這位公公,便有些驚訝的迎了上去。
李公公衝著孫大人拱手道:“老奴見過孫學士,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就是官家在禦書房坐著有些悶了,想傳一位大人前去隨侍,讀些詩書,順便考校提點一番!!”
孫學士道:“下官這就讓王編撰跟著公公去禦書房!”說罷,就要吩咐身旁的人去喚王離。
王離乃是大周朝第一位三元及第,總是是在翰林院這等清貴之所,也是頗被看中的,以往但凡禦書房那邊若有傳喚,孫學士一般也都是讓王離去的。
不想,今日卻有了例外:“孫學士且慢,這一次官家可是張了金口,讓咱們的衛探花去禦書房隨行侍讀呢?”
孫學士一愣:“衛探花?公公說的可是衛允衛編修?”
李公公亦或者看著孫學士,問:“翰林院中莫非還有第二個衛探花?”
“自是沒有的,公公稍候,本官這就著人把衛編修叫來!”孫學士道。
李公公微微點頭:“勞煩孫學士了!”
孫學士拱手道:“此乃分內之事,公公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