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若不是為了振興家族,光宗耀祖,蔭庇子孫,誰願意成天累死累活的的工作。
天下大同,人人無私,這樣理想型的世界,終究隻會出現在人們的幻象之中。
畢竟元祐帝還要靠這些大臣們幫著治理天下,要靠這些武勳權貴們,幫著帶兵打仗,駐守邊疆,穩固疆土。
可在元祐帝將衛允封為錦衣衛第一任指揮使之後,衛允的想法就發生了改變,既然錦衣衛到了自己的手裡,那為什麼不將其發展成自己手中一柄鋒利的鋼刀呢?
想想前世的時候,錦衣衛在鼎盛之時,那可是人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那是何等的威勢!那是怎樣的權柄。
不過衛允的野心沒有那麼大,也沒有那個將自己推到文武百官對立麵的勇氣,但這並不妨礙他將錦衣衛按著自己預想之中的方向去發展。
說起這個,衛允是打心底裡感謝元祐帝了,衛允也開始理解那一句‘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了’!
仔細想想,若不是元祐帝,而是另一位皇帝的話,隻怕衛允如今還在翰林院裡苦哈哈的看守書庫,整日除了整理書籍,便是幫著上官,和同僚一道抄錄古籍呢!哪有今日的風光,哪有此時的地位。
北鎮撫司被張千鈞管著,衛允直接當了甩手掌櫃,除非是有事兒,否則的話,就是每五天都才會去巡視一回,每次的時間都是在早朝的前一天。
而衛允自己,有了元祐帝的旨意,身上雖然還兼著翰林院侍讀的位置,可卻不用再去翰林院報道了。
畢竟在元祐帝的心裡,衛允這麼一個有才學,知進退,有上進心,又聰慧得力的後輩,投筆從戎的話實在太過可惜。
知人善任,才是元祐帝的真麵目,再說了,錦衣衛本就是個特殊的機構,不同於其他的軍隊,展示在明麵上,被眾人所知的,就隻有一個南鎮撫司,主要負責的,就是和五城兵馬司還有開封府一道維護汴京的治安。
不過這個機構是直屬元祐帝的,和開封府有些類似,但本質上還是有區彆的,甚至在外人的眼中,衛允依舊還是文官一流。
畢竟開封府的上麵,除了元祐帝之外,還有左右兩位大相公壓著呢!再不濟,還有六部的長官呢!
官大一級壓死人,畢竟開封府尹隻是正三品,而六部的長官,可都是實打實的正二品,更彆說兩位一品的大相公了!
可錦衣衛不同,錦衣衛隻需要向元祐帝一人負責,就算是兩位大相公,對錦衣衛也沒有指摘的權力。
若是他們的後輩犯了事兒,南鎮撫司的那群少爺兵們,可不會顧忌他們的身份地位,直接就是抓了了事。
至於考慮到他們和自己長輩、家族的關係,從而網開一麵,那不好意思,如果真的有錦衣衛這麼做了,一經查實,那麼恭喜,那個包庇的錦衣衛中獎了!
若是第一次,直接三十大板,再加上警告處分一次,扣除一年的俸祿。
若是第二次再犯,那麼恭喜,直接被錦衣衛除名,並且這一輩子,都不可以入仕,就算是家裡有通天的關係也沒用,除非坐在龍椅上麵的換了個人,對錦衣衛的態度不同於元祐帝,不然的話,就隻能絕了入仕的念頭。
並且還有一項,那就是永遠不要觸犯律法,就算是觸犯了,那也不要被錦衣衛抓到,一旦被抓住了,那麼恭喜,殺頭流放倒是不至於,但一個充軍,卻是難免的了,你就算是傾家蕩產的打點,也沒有一絲講情麵的餘地,說流放就流放,說充軍就充軍!
不服?不服你就去找元祐帝告狀吧,去禦前哭訴吧!
而且流放充軍的地方不是彆處,乃是北境苦寒之地的邊軍,還是做一個沒有任何品階的小卒子!若有戰事,需要扛著大刀長矛衝鋒陷陣在最前麵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