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3538 字 2024-04-23

“不知父親喚兒何事?”屁股半撅坐下,劉承祐問道。

劉知遠桌上攤開著一張地圖,此前應該正在研究。聞問,抬眼輕笑著看著劉承祐:“方才殿議,文武激烈爭執,史宏肇與楊、王二人,幾乎在我麵前上演武鬥。我固知你對契丹之事,見解頗深,為何適才始終不發一言?”

“父親著眼於天下,已有通盤考慮,又何須兒贅言!”迎著劉知遠的目光,劉承祐微微閃避,答道。

“哦,說說看!”

“中原的情形,已是足夠清晰,契丹人必定是守他不住。耶律德光的應對,扼守要地,實則是取守勢。此時我軍若急於進兵中原,北兵被逼急了,與我們針鋒相對,硬碰硬下來,我們也斷然討不得好。”

“聽聞,陝州那邊已有將校奮起,殺儘契丹人,奪州占城,宣稱擁護父親。這是個不錯的開始,可以預見,接下來中原、河北諸州的前朝軍校,不管是為了‘大義’,抑或是反抗契丹人的欺壓,一定不乏跟進者。”

“隻有各地亂了起來,契丹自顧不暇,才是我們進軍,趁亂取事的最佳時機。我想,您與楊、王二公選擇按兵不動,想來也是早已洞悉其事。而史宏肇,勇則勇矣,看不到這些。”

“況且,楊、王二公提出的顧慮,也並非沒有道理。父親要做的,可不僅僅是擊敗、趕走契丹人,更重要的是,如何收拾之後的殘局。契丹南來,已經大幅地方諸節度的實力,若再來一次......”說話間,劉承祐的語氣中已然透著些許奸詐。

“眼下,最有利的做法,便是保存實力,坐等契丹人與中原節度實力消耗。父親視及天下,在河東,準備得越充分,兵馬越多,將士越勇悍,糧秣越足備,軍械越精良,他日進軍中原的難度也就越低。將來,奪取天下,縱有人不服,膽敢作亂,亦可輕易平之。”

“你,倒是看得透徹!”這是第二次聽劉承祐的論斷分析了,劉知遠不由凝視著他,感慨一句。

“不過,如此行事,雖得之穩妥,必取天下,但也不是沒有一點瑕疵!”說著,劉承祐語氣急轉,沉聲說道。

劉承祐這話,有點做作的味道,劉知遠眉梢小揚起,盯著他:“什麼瑕疵!”

“人心!”劉承祐豎起了食指,認真地答道:“自古以來,若欲奪天下,必欲取人心。庶民之心,士人之心,藩鎮之心。父親稱帝,傳檄天下,號召天下臣民共抗契丹。然若擁強兵,而蜷縮於河東險要,坐觀中原成敗,隻怕難服人心。”

“天下人並不都是愚夫蠢貨,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父親的打算。誠然,最終我們一定能夠做一回漁翁,得其利,成功奪取中原。旁人懾於河東強大,仍舊會臣服,但若欲令其心服,卻不是那麼簡單的。奪天下易,守天下難,若欲天下大治,必須收拾人心。”

劉知遠臉上已然浮出了深深的思考,突然打斷劉承祐:“你有什麼想法?”

與劉知遠對視著,劉承祐淡定說道:“適才史宏肇殿中之言,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縱使不直趨中原,潞州、相州、河陽三地,有些進取的動向,也是有必要的!”

“至不濟,潞州一定要掌控在手中。其地地勢高險,自古兵家必爭之地。當年莊宗伐燕,河東空虛,就是憑借著潞州險要而拒朱溫。今契丹人以耿崇美為潞州節度,扼據要塞,豈能讓他得逞。若動兵南下,取潞州,既可衛護河東,又可占據主動,可進可退,還能向天下人展示,您驅討契丹的決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