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想問的是,契丹那永康王稱帝,不圖穩定國內,為何反而會大張旗鼓南下?”劉承祐看著劉承訓。
劉承訓很乾脆地點了下頭,目光中帶著疑惑:“你此前說過,倘若耶律阮稱帝,契丹內部必定會發生一場內亂。可是,如今耶律阮卻欲南下複仇,豈非南轅北轍?”
“大哥恐怕不知道吧。據察,南下的胡騎,都是些雜胡蕃騎,僅僅是擺出一副要南下的陣勢罷了。被耶律阮攏聚的契丹精銳,仍在幽州,根本沒有挪窩的意思!”劉承祐解釋著。
顯然,劉承訓對這些並不是很敏感,並未釋疑:“那遼軍的目的何在?”
“虛虛實實,遮遮掩掩。也許,欒城一戰,將他們打出心理陰影了......”劉承祐淡淡地呢喃了一句。
“嗯?”大哥有些迷惑,眼神連續斜了劉承祐兩下,俊眉微蹙,又問:“那幽燕之議,還能成行嗎?”
“遼軍不動,我軍不動!”劉承祐很乾脆答道。
劉承訓看起來疑惑且緊張,但三言兩語是和他解釋不清楚的,劉承祐又補了句:“大哥,再等兩日,局勢也就清楚了!”
劉承祐麵露自信,劉承訓也就不多說了,自顧自地思索起來。
......
就如同劉承祐與帳下幕佐所猜測的一般,接下來形勢發展證明,遼軍的動作,隻是虛張聲勢。在鎮、深一線與龍棲軍牽扯了一番,見劉承祐這邊始終從心,保守對抗,討不得好,也不著急,縮了回去。
而在幽州,耶律阮多待了一日,終於有了動靜。率他收攏的契丹並諸胡兵馬十萬,押送著耶律德光的棺槨,北出燕山,向上京臨潢府進軍。
這支兵馬,是契丹自中國撤出後,耶律阮費心聚集起來的,苦心孤詣地將士氣稍稍回複,這也是契丹國內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十萬大軍在手,有那麼幾個瞬間,耶律阮當真有股領兵南向,再戰一場的衝動。
隻是,強迫冷靜下來,生生地抑製住了。且不說本國的局勢,縱使再能長驅而直入河北,又能取得什麼戰果,以此時的狀況飲馬大河已是極,再者中原河北經過前番“國難”,已經被刮儘了油水。怎麼看,都得不償失。
耶律阮北上,方出燕境,北麵傳來了上京的消息,述律太後得知耶律阮擅自稱帝自立,大怒,反應很強硬,以皇太弟耶律李胡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率上京之卒,聚諸部之丁,南下討伐。
一場契丹內戰,眼瞧著不可避免。
北上之前,耶律阮對幽州做了妥善的安排,對劉承祐顯然很忌憚。以耶律解裡為南京留守,率兵駐守,又派了幾路胡兵,在泰、莫一線建立起了一條防線,拱衛南京。
耶律阮自認布置妥當,留下的兵馬也不算少,但是,幽州是確確實實地空虛了!得知消息的劉承祐,直歎,機會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