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看杜重威聲名狼藉,隻要他舍得,魏博之軍,有的是願意為他賣命的人。有錢有糧,才是王道。
“暫且將錢糧封存,派專人嚴密看守,容後處置!”劉知遠吩咐了句。
“是!”蘇逢吉應聲而退。
劉承祐望著其背影,心中卻暗自懷疑,此人貪婪,大概率會有貪瀆行為。
“杜重威此人,當年石晉初建時,朕便恥與之同列!”劉知遠的語氣中滿是嘲弄,到如今,仍舊瞧不上杜重威:“此人庸碌,徒以鬼戚任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我大漢天下,仍不識天數,妄圖對抗朝廷,給朕添了這麼大的麻煩,簡直死有餘辜!”
“那個取杜重威首級的鄴兵牙將叫什麼?”劉知遠問。
劉承祐答道:“魯端竨。”
“雖是背主之徒,令人不齒,但於大漢畢竟有功!”劉知遠說道:“也該兌現朝廷的諾言,封其新豐侯!”
封一個侯,對劉知遠父子來說,都算不得什麼大事,一個有點膽識並抓住了機遇的小角色罷了。略作沉吟劉知遠看向端坐在麵前的劉承祐,說:“你這幾日的善後處置,朕很滿意!”
“兒臣也是戰戰兢兢,沒有辜負官家的信任,兒已心滿意足!”劉承祐輕聲道。
劉知遠則眉頭一聳,斥道:“你我父子間,何須說這些謙辭!”
“是!”劉承祐應道。
“議定軍功,有幾名舊將表現出色?”喝了口熱茶,隨意地問道。
劉承祐點頭,擺出幾個:“奉國指揮使劉詞、王殷,皆有將才,統兵有方,作戰英勇,前番攻城不克,率軍力戰。王殷麵中箭,顧之如常,後竟折鏃於口中,血氣勵士,真豪傑。興捷廂指揮杜漢徽,身先士卒,登城而戰,數中流矢,身被重創,猶力戰,觀者壯之......”
聞言,劉知遠囑咐了一番:“劉詞、王殷、杜漢徽者,朕皆有所聞,都是良將。彼輩新附我朝,為國討叛,卻能儘其忠,竭其力。此皆純正之士,當善加撫慰,勿寒忠臣之心!”
劉知遠的聲音,透著股蒼勁兒,對劉承祐,似乎是種教育的語氣。事實上,不用劉知遠教,劉承祐自個兒也知道怎麼做。
“朕已決定,立冬之日,班師還朝!”劉知遠看著劉承祐,向他征詢意見:“魏博這邊,雖則破壞嚴重,但仍當國家之重,你覺得,當署何人鎮之。”
聞問,劉承祐略作思量,回答道:“高令公如何?”
劉知遠臉上露出了點笑容:“吾兒所思,與朕不謀而合啊!高行周,可用!”
“朕欲以郭榮為澶州節度使!”劉知遠又突然說了句,似乎在給劉承祐好處一般。
“嗯?”劉承祐未喜,臉上反而露出了一絲遲疑:“郭榮年輕,如此,是不是升得太快了?”
“趙匡讚年歲更小於郭榮,朕都委其為一方節度。郭文仲父子,於國有功,如何封賞不得!”劉知遠淡淡地說道。
“兒臣替郭榮,拜謝官家!”劉承祐說,也不掩飾與郭榮之間的親厚關係。
詔製很快下,劉知遠封高行周為鄴都留守、臨清王。出乎意料的,高行周固辭不受。,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