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監國(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5832 字 2024-05-16

乾祐元年,正月初一,這是個喜慶的日子,東京士民,喜迎新歲,小民雖貧,亦潔新衣,隻是朝廷禁酒肅市,城裡城外,少了許多樂趣。不過,終究是新年,百姓們都盼著有個新氣象。

於大漢朝廷而言,邁入新年,翻開新的一個篇章,首先便是太子的冊封大典。崇元殿中,皆結彩帶,殿庭立法駕儀仗,四角有“鎮殿將軍”並殿前諸軍健兒士服立班,文武百官皆冠冕朝服,又有諸州節度、進奏吏、外使觀禮......

一切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實則不倫不類,有種沐猴而冠的感覺,禮樂崩壞那麼久,大漢朝臣的“素質”也就那樣,大家覺得好,自娛即可。

典禮由太常卿張昭主持,典儀雖經簡化,但仍舊持續了不短的時間,所幸一切順利。然後劉知遠抗不住了,乾祐元年的第一場大朝會,都沒能順利進行。劉知遠的身體實在有些扛不住,太子的冊封典禮,幾乎都是硬撐下來的。其顫著身體,被內侍攙回後宮的情形,落入了不少人的眼中。

於大漢朝而言,新年第一日,便增添了不少隱憂,某些不好的征兆,多少使朝臣們心中難安。

萬歲殿前,劉承祐並一乾大臣靜候於此,他麵色嚴肅,臉上不見儲君之位到手的喜悅。邊上的大臣們,麵上則皆顯憂色,忍不住竊竊私語,表示對劉知遠的擔憂。

“爾等身為宰臣閣僚,當為朝臣表率,於殿前竊竊私議,左顧彷徨,擾亂人心,成何體統!”突然地,楊邠站到前列,對眾臣嗬斥道。

劉承祐眉頭稍蹙,斜了楊邠一眼,見他那一臉正態,強勢無比。淡淡地收回目光。

不過楊邠這一番嗬斥,倒反惹得眾臣不虞,誰還不是朝廷大員,由得你楊邠如此猖狂?

蘇逢吉當即出言懟道:“我等為人臣者,儘忠於君上,官家不豫,我等心憂,有何不對?”

隨即掃了一圈群僚,又以一種譏諷的語氣說:“某人驕慢,於殿下大聲嗬斥,又成何體統。”

隻可惜,沒能得到響應,都聰明著,硬頂楊邠,有蘇逢吉一人足矣。

“你放肆!”楊邠則被氣的不輕。

“你放肆!”蘇逢吉兩眼一瞪,朝劉承祐拱著手,盯著楊邠:“太子殿下都沒說話,你楊樞相雖然位高權重,卻也太不知上下尊卑了吧!”

蘇逢吉直接披出劉承祐這張虎皮,有點小人得誌的樣。這個蘇逢吉,若用來懟楊邠,卻是個不錯的選擇。

楊邠張了張嘴,下意識地瞧向劉承祐,隻能瞧到他那張平靜如水的帥氣的側臉。

“二位相公,都少說兩句吧。”這個時候,蘇禹珪站出來,再度當著老好人,和稀泥。

這個時候,李氏走了出來,一身盛裝還未卸下,神色莊重掃了殿前一圈,鳳目之中,威嚴畢露:“何故喧鬨?”

“臣等無狀!”一乾人趕緊請罪。

“爾等身為公卿,肩負軍國大事,且退去,處理國務,撫定人心!”李氏淡淡地吩咐著。

此言落,眾臣相顧,蘇逢吉主動上前,低著頭恭敬問道:“皇後娘娘,不知官家聖體情況如何?臣等請求謁見。”

“有小恙,無大礙!官家需靜養調理,暫無心接見,晚些時日聽政。”李氏直接道:“官家有詔,養病期間,由太子監國。眾卿各歸其職,協助太子,維持朝政運轉,善理國事!”

“是!”

“臣等必竭力輔佐太子殿下!”

李氏都這麼說了,眾臣隻能退下,他們還不敢強闖。至於安撫人心,這些朝臣自己都還需要人安撫了。

劉承祐被李氏叫住,留了下來。但對麵對兒子的時候,李氏神宇間的剛強褪去了,露出了一抹疲態,帶有少許的憂慮。

“娘親,父親他......”劉承祐小聲地問。

李氏朝劉承祐露出點勉強的笑容,上前,輕柔地給他順了下那明黃的袞龍袍,叮囑道:“汝父不豫,既為太子,當善理國政,為君父分憂解難。時下國勢頻蹙,輿情不安,對朝臣,多加和協,不要太剛硬,世事人情,沒有那麼簡單的。”

“至於官家這兒,自有我照顧,你勿多掛礙......”

聽完李氏的叮嚀,劉承祐本就平靜的心情,更加平靜了。恭敬地朝他行了個禮:“兒臣告退。”

“去吧!”

待劉承祐離去後,李氏臉上的慈色又收斂起來,召來殿前侍候著的幾名內侍並幼弟李業,冷厲而嚴肅地吩咐著:“知會下去,對於官家的病情,宮中但有謠傳議論者,嚴懲不貸!”

“殿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