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解凍之時,老臣便與鄭州僚屬,組織起百姓與屯民,做好了春耕的準備。臣來京前,已然動土下種了......經過前後的招聚,鄭州治下,已有民六萬七千餘戶......”劉審交給劉承祐詳細地介紹了一番鄭州的情況。
不說其他,僅人口,除東京之外,就數鄭州最多了。
想到人口,劉承祐腦中念頭一閃,又有種下詔,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了解一下大漢治下在籍丁口,尚有多少。幾十年來,中原河北天下大亂,雖有小治,但整體的人口基本還是屬於負增長的,但人口究竟有多稀缺,劉承祐心裡還是沒個譜。
腦中雖有想法,但劉承祐清楚,此事急不得,如今的國情,根本不是乾這事的時機,至少得等到有個稍微寬鬆些的內外部環境的時候。
劉承祐這一走神,時間可不短,回過神,看乾坐在那兒的劉審交,雖然其老神自在,但劉承祐表示歉意:“朕偶有所思,走神了,劉卿切勿見怪。”
“老臣不敢!”
“鄭州屯事,劉卿做得很好,朕很滿意。當初皇兄委劉卿任事,果然沒有看錯人!”劉承祐說道。
提到劉承訓,劉審交心中微微一歎,有點可惜之情,卻沒表現出來,也不欲多接這話,隻是拖著蒼老的聲音,應道:“老臣隻是儘應儘之責罷了,若無前番朝廷的支持,也難有如今的條理!”
“換個人,可就不一定有劉卿之功能了!”
與劉審交的交談,從頭到尾都很平淡,就是正常的述職,老人的心態很平和,實在難起什麼波瀾,而劉承祐,本不是個善於聊天的人,麵對這種佛係老臣,談話間反倒有些尷尬。劉審交,也不是個健談的人。
倒是最後,在劉承祐準備給他一個恩典之時,他主動求請。不為他自己,也不為其子孫謀福蔭,反而為此前當了一段時間傀儡皇帝李從益母子。
這一世,因為李從益沒有乾一些特彆敏感的事情,比如下詔諸節度勤王對抗河東軍什麼的,反而十分乾脆地投降,雖有波折,總算保住了性命。當初,百官逼迫,也隻有劉審交與那母子禮敬同情,力諫其速降。
結果,命雖保住了,但日子可難過,作為“廢帝”,一直受著監視,且時受欺辱、敲詐,東京本就居大不易,這番已經快活不下去了......
聞之,劉承祐還是有些訝異地,以一種審視的目光看著劉審交。可惜,這老臣神色泰然,那副坦誠的樣子,讓劉承祐實在難生出些疑忌。
於劉承祐而言,什麼唐明宗幼子,契丹所立皇帝,當真不值一哂。有心去忌憚李從益,還不如去考慮一下郭威是否有威脅......
故,劉承祐很是大度地說:“三代以來,唐明宗也算難得的明君了,對其子嗣,自當優遇之,權且為其傳承香火了。”
說完,劉承祐直接吩咐著:“交待下去,許國公母子,東京官吏、軍民不得打擾,讓他們安穩度日吧!”
“陛下胸懷開闊,仁慈大度,老臣欽佩!”吩咐既定,劉審交頭一次對劉承祐表示了一番讚許,語氣倒挺真摯的。
對其恭維,劉承祐的心態反而更加平和,淡然地擺了擺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