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少壯派(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4112 字 2024-05-16

大軍在側,對河中的嘗試性滅佛進行得異常順利,事實證明在這亂世,佛門對於百姓,尤其是那些心存寄托的愚民影響很大。僅官軍包圍控製棲岩、普救兩寺,便在民間引起了一陣非議,對此,劉承祐更加堅定的動手的決心。

對於兩寺的處置,劉承祐打著追索“叛黨”的名義,欲本著“寧殺錯,不放過”的思想,將兩寺僧眾全數斬殺,以絕餘孽。所幸,馮道、範質等臣極力勸阻,經過細細審量,劉承祐決定納忠言。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對於兩寺務加嚴懲,用以警告那些心懷異心之人。

兩寺上千的僧眾,絕大部分被遣散,勒令還俗入籍,隻餘不到三十名精通佛法的僧人。寺中的錢財、糧食竭取之,各類銅像以及所有沾金帶銀的法器,基本都被收繳,押回軍營,準備運回東京熔煉鑄錢。

佛寺所擁土地契約儘數作廢,所有土地分配與為其勞作的民戶以及那些還俗的僧眾,得了好處,民氣頓時改善不少。隻根據寺內剩下僧眾的人數,給兩寺留下一定數量的土地,今後,和尚除了要誦經念佛,還要耕地種菜。

原本按照劉承祐的想法,還要對佛寺征重稅的,不過考慮到經過這麼一波褥羊毛,也接下來很長時間內,也刮不到什麼油水了,也就暫罷。並且,官府對於佛寺,還要定期做檢查......

以上,隻是針對棲岩、普救這兩座底蘊還算深厚的大寺,而河中府下,其餘的寺院抑或什麼小山小廟,儘數黜置,一應僧眾,全部趕出佛寺。日後,河中境內的大部分百姓如欲拜佛進香,得跑遠路了,而是否為虔誠信眾,就看其能否忍受那長途了,否則,還是老實在家勞作農桑吧。

這一係列的處置措施,對於佛門來講,真的是極儘嚴厲狠刻。而依河中事,也差不多定下了接下來的滅佛基調,一應處置,皆有例可循。一場針對於佛家的凜冬將至,而根據佛門的興衰來看,大劫之來,要準備渡劫了。

大營中,清理的空地上,堆砌著大小銅像、器仗、缽皿、金銀、錢幣之類的東西,滅佛的收獲,最直觀地展示在劉承祐麵前。

“僅兩座佛寺,便積聚了這麼多的財富。”淡漠地感歎聲,令人發冷。

探手摸著一尊彌勒的笑臉,絲絲涼意順著指尖傳入,劉承祐說道:“就此尊銅像,就不知能鑄多少新錢?”

“運回東京,王相公想必會喜不自禁。”範質在旁,看著挪不開眼的天子,附和一句。

“傳命閻晉卿,將這些金銀銅器,作為第一批返京物資,輸送回開封!”一揚手,劉承祐直接道。

在對河中佛寺進行“整頓”的同時,撤軍的事宜,已逐步展開了。十餘萬人聚在一塊,人吃馬嚼的,每一日的消耗,可都不是什麼小數目。並且,眼瞧著秋收已至,農事繁忙,正是缺勞力的時候,征調的勞役與州鎮兵,多少已惦念著家裡的田畝。

首先,劉承祐便將河中、晉絳、陝華同等就近征集的三萬餘民力,放還鄉鎮,各給錢糧。同時,以戰事故,詔減諸州今歲秋稅,死傷及立有苦功的勞役則全免......

事實上,這數州之地,根本給朝廷提供不了多少財稅,縱有也多被地方截留,這慷“他人”之慨,施以小惠,又換得了一個好名聲,“聖主明君”的德行越發為人稱道,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

河中府今歲大熟,是個豐年,但受戰爭的創傷最嚴重,青壯民力死傷最嚴重。而就從李守貞治下,河中豐盈的府庫也能看出,縱使大熟,黎民百姓的日子也很苦。劉承祐的惠民詔製,可謂一場甘霖,至少再費些苦功,這個冬季或將不那麼難熬。

勞役處置過後,從征的地方州鎮軍隊,也分批放還。專門抽空,劉承祐接見一些地方將校,方鎮軍隊的忠誠雖然有待商榷,但在這場平叛戰役的前期,基本還是靠這些兵馬頂住的。

......

府堂中,氣氛相對輕鬆,十餘名軍官三三兩兩地聚在一塊兒,小聲交談著,形形色色,軍職或有高低差異,不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年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