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師之途,要更加從容,若非顧忌勞師動眾,劉承祐都想趁著機會再在沿途州縣巡察一番風俗民情。但隻起了心思,便迅速熄了。自七月十五出征,到而今班師,不過月餘的功夫,便將李守貞給平了,不可謂不迅速。
但是,劉承祐離京的日子可也就有些久了。彆看時間上,比前次西巡長不了多少,但率軍親征與巡視民情,兩件事的性質可大不一樣。並且在而今國家的情勢之下,他這皇帝,還是不適合離京太久的,東京那邊,還是需要他坐鎮以穩人心,安天下。
很真實的反應,這叛亂既平,軍權在握,君威已樹,劉承祐的思想態度,立刻偏向東京朝堂上,那乾持重的老臣了。
所幸,大軍凱旋,這大漢天下,想來可再太平一段時間了。
......
回師的軍隊,基本上以日行五十裡的速度,從容東行。沿途所過,正處秋忙時節,劉承祐再度嚴令,勿擾田畝,有犯者,當觸軍法處置。這一回,完全令行禁止,諸軍上下,無有一兵一卒敢犯事者。
壬寅日(二十五),大軍行至澠池,天晚,夜宿。
非戰之時,營地建得很隨意,沒有硬寨固壘,營帳依著澠池城,順穀水而設,連綿六七裡。劉承祐謝絕當地官吏之邀,宿於中營。
營內,距離禦帳不算遠的一處軍帳,銳士拱衛,其間,裝飾奢華,陳設精致。這是王峻的帳篷,就衝其距離禦帳的距離,便可知,卸鳳翔之任轉樞密院,他仍舊受寵。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
此時,一陣洪亮高亢的樂聲傳揚在帳內外,正是王峻盤坐於行軍榻上,雙手捧著一個蘆笙,專注地吹著。聽其曲調,悠揚悅耳,隻是透著一絲沉重。
這樂藝,是王峻家傳的,其父曾任樂營使,而他本人,善歌,有一副好嗓子。這似乎也是個走錯了路的,歌手,平日裡有閒暇,他經常叫上一些下屬、門客、部曲,聽他奏樂唱歌,受彼輩恭維。雖然,他的歌藝本就不錯......
一曲罷,王峻有些意興闌珊地命親隨收起蘆笙,捋著互胡須,淡淡地感慨著:“可惜啊,有佳樂,無歌舞......”
“樞密副使,哼哼!”很快,小眯著眼睛,嘴裡念叨了一句,他這一路,暗暗念叨了好幾遍了,“副”字咬音極重。
“老爺,禦帳派人來請。”隨侍的心腹壯仆匆匆進帳,稟報。
王峻動都沒動一下,手裡尚且拿著一張絲巾擦著手,很隨意地問:“有沒有說何事?”
“據來人講,天子欲邀您往禦帳,共用禦膳。天子對您,還是寵信依舊啊!”仆人麵露喜色。
聞言,王峻嘴角微揚:“天子請客......不提也罷。”
“來人尚在帳外等候,是否見一見?”
“不用,讓他等著,我收拾一下便去!”王峻慢悠悠地說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