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試的時間,限定於一個時辰。雖說是殿試,劉承祐以高規格對待,但他自己可沒有一直待在旁邊監考。
距離廣政殿不遠的政事堂內,劉承祐正坐其中,接受王章關於鑄錢事的彙報,這是劉承祐之前布置的“作業”。
針對於銅料不足的現況,王章與僚屬這兩日間,商量好幾次,議出了個初步結果。
其一,降詔懸賞探察境內銅礦,收天下銅礦冶煉作坊,禁止諸到州府私鑄銅錢,又鑄錢監遣人分赴各地,統一處置管理。
其二,禁止民間一切熔錢鑄器行為,立法以征收民間銅料,凡職官士民私藏銅料五斤以上,便可依法定罪處罰,最高可判死刑,從乾祐二年正月起開始執行。
其三,王章直接建議了,收繳天下佛寺之銅像、法器。顯然,自河中寺廟征繳回的佛像,讓他嘗到了甜頭。
“先收軍器作坊,又收銅器作坊,此策下,隻怕天下又將生起一陣非議啊!”聞報,劉承祐淡淡地感慨道。
軍器——兵權,銅器——財權,不知覺間,劉承祐已經從兩方麵在針對方鎮進行削權了。但是,如何執行,還得慢慢來,看效果。
思及在東京的動作,劉承祐心裡又不由泛起了嘀咕,忍不住反思,自己的是不是太激進了?
認真地考慮了片刻,劉承祐吩咐著:“此三策,繼續完善,落實細則,考慮執行情況,無朕允許,暫且不發!”
聞劉承祐之言,王章有些意外,但見其平淡的表情間透著堅決,不由應是。
在政事堂察問一番國政,一直到將近正午,廣政殿來報,殿試已然結束。劉承祐這才從容地,往廣政殿而去。
“陛下,所有士子皆答寫完畢,經臣等反複審閱,共選出了十篇策文,僅供陛下禦覽,議定最終名次!”廣政殿上,趙上交將一疊策文呈上。
殿中的桌案,已然撤去,劉承祐直接吩咐著:“將所有士子,都叫至殿中來吧!”
“是!”
傳喚之時,劉承祐便開始認真地審閱著手中的“卷紙”。
很快,所有士人,進殿齊聲覲拜。然後,老實地等待著禦座上,那個年輕的天子,對他們的前程進行宣判。
殿中人很多,但很安靜,隻有不時的翻閱的沙沙聲響。沒有敷衍,十份策文,劉承祐每一篇都是認真看的,隻是在其中兩篇之上,是時間最長。
良久,掃了一圈殿中那一叢人,在氣氛攀至最嚴肅之時,清了清嗓子,道:“經朕察諸文章,各抒己見,皆合時宜,以鄆州王樸最合朕意,當為狀元!”,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