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情況,倘有見識的人,都能考慮到。楊邠久處高位,調理天下陰陽,再不識大體,也不至愚笨如斯。
而這些問題,以天子的英明,又豈難洞察之?而劉承祐的反應......思及此,王章嘴角抽動了一下,那般苦澀。
王章心思急轉,劉承祐則默默地觀察著他變幻的神情,頗為有趣。
一抹遲疑顯於麵上,迎著劉承祐的目光,王章還是發出疑問:“陛下,此文所述,皆太過籠統,多臆測之言,恐無確鑿實證,還請陛下慎重!”
看王章的表情,劉承祐心知,此公已然反應過此事的一些曲折彎繞了。眼神一閃,正欲開言,得報兵部侍郎王景崇求見。
“正好,前番若無王侍郎舉告,事恐不濟,這段時間,朕著其調查取證,王卿若有疑問,不妨聽聽他的彙報!”殿中,劉承祐指著王景崇,對王章說道。
聞言,王章瞥著萬分恭敬地候在君前的王景崇,眼中不屑之色閃過,不過心情越發沉重。有些事情,在朝中並不是什麼秘密,比如王景崇,之前一直是屬於“楊黨”勢力,然此時落在王章眼中,仿佛正舉著明晃晃的刀子要捅楊邠。
王景崇微垂著頭,不敢直視劉承祐,同樣瞥了眼旁坐的王章。受命之下,神色平靜地敘說道:“經臣所查,逆臣楊邠,早有謀反之心。先帝朝時,便藐視陛下,時有不敬之言,屢召親信,密謀不軌。先帝病篤大行,傳位陛下,楊邠就曾秘密勾連禁軍,欲謀廢黜之事,隻是陛下英明神武,措施果斷,及時禦臨,方才作罷。”
“彼時臣為其僚屬,故有所得,然其猖舉未發,不敢貿然呈報。這兩年,臣暗中觀察,搜集證據,及至北巡,楊邠不臣之心爆發,方才一舉成擒拿。”
“去歲季冬以來,臣以就楊邠逆事,推鞫審問與謀之官吏、軍校二十餘人,足以佐證其逆舉!”說到這兒,王景崇的語速加快了些,自官袍中取出一疊奏疏及供詞,雙手捧著,道:“另,經臣查證,除謀逆事外,另有楊邠重罪十條,請陛下禦覽......”
空曠的大殿中,尚且回蕩著王景崇的尾音,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劉承祐閱覽著王景崇的“調查報告”,手中不時帶出翻動的聲響。
良久,劉承祐神色陰沉,長歎一聲:“殊不知,楊邠歹心至此啊!”
說完,目光冷漠地盯著王章。
聞其感歎,身體已經木了一段時間的王章,終於活過來了一般,餘光掃向劉承祐,喃喃道:“其安敢如此?”
氣憤的語氣中,隱含著少許的譏諷,就是不知,是在諷刺楊邠,還是在諷刺其他什麼......
王景崇方才所言,句句誅心,連劉承祐繼位之初的“異動”都曝出來了,可見楊邠“反心”已非一時一日了。
到這個地步,王章哪裡還不能確定,天子是為楊邠織了好大一張羅網,圈套其中,至於這王景崇,隻怕一卒子罷了......
呼吸有些粗重,王章都未察覺到自己嗓子的沙啞:“楊邠犯事過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注意著王章的反應,劉承祐心情忽地有些壓抑,手指敲著禦案,考慮了一會兒,麵無異常,淡淡地說了句:“楊邠乃大漢開國元勳,先帝欽命輔臣,他是不能行謀逆之事的。大漢國情難得穩定,再經不起折騰了......”
劉承祐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感傷,就是不知,他說此言之時,是否感覺臉臊得慌。,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