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告一段落(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3670 字 2024-05-16

順著曲折曼回的廊道邁步,手裡拿著一疊奏章,那是天子批複過的政務,需下傳處置。

範質一身紫服,姿儀端正,然而臉色生硬,神情沈肅,分外威嚴。年近四十,範質也越發透著些“老古板”的氣質,又抑或是身居高位,分執相權的緣故,使得他對自己立人行事有更多的約束與要求。

腳步顯得有些匆急,步步生風,帶動衣袂,就如範質向來偏急的性格一般,惹得伴其側,王溥得亦步亦趨地跟著。比起範質,王溥的氣度看起來,則明顯有活力多了,青年俊士,不外如此。

瞥著身邊的緋袍青年,範質心裡也難免有些羨慕與嫉妒的情緒。他自後唐年間入仕,在這亂世變遷中,曆三朝六代,直到碰到劉承祐,才得以厚積薄發,馭文執政,撰史修法,揮灑其能。及居相位,人生抱負,才得以初現。

而王溥,未到而立之年,遇製舉則進士及第,若非有王樸,必是狀元。入仕便逢明君,為近臣,常議軍國大事。朝廷才士漸多,少壯之臣崛起,但王溥比起其他人,起點明顯高了一大步。

見王溥跟得有些局促,範質放慢了腳步,想了想,說道:“齊物,陛下向來重視你之才乾,佛寺監察條製,我看就勞你多多費心了,老夫為輔。”

聽範質這麼講,王溥有些不解,拱手表示謙遜道:“有相公在,下官豈敢用事。《大漢刑統》尚且出於相公之手,區區條製......”

不待王溥說完,範質接話道:“你也知區區條製,耗費不了多少精力,隻需對症下藥,因情製宜,考慮周全即可。”

頓了一下,範質又道:“‘滅佛’之事,持續不了多久,即將收尾。此事乃陛下與朝廷大計,必定不能有始無終,而此後妥善收場,便在這一份規範條製的基礎。此番滅佛,下儘力者,皆是追隨陛下的忠敢之臣,陛下這是欲讓你我也出一份力。然而老夫卻也知曉,陛下更想熬煉你的資曆......”

“相公是否過慮了?”聞其言,王溥嘴角仍掛著一道溫和笑容。他的話,翻譯過來就是,範相公你也許想多了!

“齊物入朝有兩年了吧!”見狀,範質突然轉變話題。

王溥點頭,兩眼分外清明:“乾祐元年中秋製舉,而今正兩年有餘!”

停下腳步,同王溥於宮苑內一角亭暫坐,範質遙望重重宮闈,說道:“而今朝廷,老臣隱退,權歸中樞,諸部司職位,*****仍眾。陛下禦臨以來,銳意進取,厲行革興,選賢舉能,你我皆在此列。這兩年製、常舉,雖然也選拔了一些人才,但相較於朝中的情況,仍屬後繼乏人。這些情況,以你王齊物的見識眼光,想必也能看出幾分吧。”

“老夫作為旁觀者,也能看出來,陛下對你王齊物,是寄予厚望的。假以時日,政事堂必有你一方席位......”

一番論談,讓王溥沉默了一陣,爾後方緩緩起身,朝範質鄭一禮:“下官多謝相公教誨!”

旋即,又朝向崇政殿方向,鄭重一拜。

範質這番說辭,看起來,倒是有點為了撂事與王溥,而作忽悠的意味......

見王溥的反應,範質捋須,生硬的麵龐,多出了一道笑容,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