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進可信嗎?”劉承祐默默自問:“馬全義、羅彥瓌、李筠......”
劉承祐本就是有決斷力的人,沒有遲疑太久,直接道:“就聽臨清王之言,製告諸鎮守、指揮,由都部署何福進統籌指揮,軍令如山,不得逡巡遷延。朕給他們軍事自主之權,但明諭一條,胡騎來寇,守關為主,出擊為輔。”
“另外......”幾乎在轉瞬之間,劉承祐又給此決策加了個補丁:“以成德軍觀察使、判恒州府事李轂為河北水陸轉運使,今後沿邊諸鎮、關所需糧餉、被服、藥材、軍器等,皆由其統一調配供給。”
“是!”
高行周的建議,有了結果,慕容延釗也主動道:“陛下,臣隻能想到一條笨辦法,這幾年,朝廷已於河北築堡壘、置鎮兵,以禦胡騎。然僅以朝廷之力,蓋有所不逮。臣建議,或可效南北亂世之時,中原大族豪傑,廣築塢堡,結壁自守,閒則務農,亂則戍壘。”
“陛下,慕容將軍所進之策,當可行。”魏仁浦表示讚同:“如此,既可儘量減少胡騎南寇對河北子民的損傷,也可配合朝廷兵馬,予以反擊!”
不知為何,聽這二人建議,劉承祐腦中立刻浮現出一個畫麵:塢壁堡壘,成莊成園,朝廷之政,難入其內......
不過,凡事有其一利,便有其一害。當此之時,對劉承祐來說,緊眼前之利,明顯更重於他日之弊。沒多少猶豫,便同意了。
“幽燕及沿邊百姓,如願南遷者,朝廷當儘力助其內遷,安置於州縣!”魏仁浦建議。
“......”
四名文武,很快就當前情況,提出了一係列的應對措施。但是不管哪一條,都顯被動,但是沒辦法,形式不由人。
“這等受製於人的感覺,當真是糟透了!”劉承祐暗罵一句。
“陛下,是否讓代州楊業、府州折公,率軍出擊,以作反擊試探?”慕容延釗提議道。
為劉承祐直接否決:“不!其力有所不逮,眼下本不是直麵契丹之時,如無製勝之決心,必奪之土地,何必徒費錢糧士卒!”
將目光從輿圖上收回,劉承祐環視一圈,嚴肅道:“契丹南侵之事,蓋屬推演,尚無定論。在形勢大變之前,朝廷戰仍在淮南,備戰行動,當有條不紊,繼續推進,不得怠慢!”
“是!”
說著,劉承祐不由苦中作樂:“如此,倒可進一步迷惑偽唐君臣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